【广州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县)典型经验⑪】增城区:谱好“中医名家下基层”三部曲,推动中医药惠万家
为了深化中医医联体建设,推动优质中医药资源向基层延伸、下沉,积极推进中医药在基层的普及以及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发展,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增城区开展了“中医名家下基层”三部曲主题系列活动。自2023年以来,区卫生健康局与各镇街携手成功举办了26场“大医精诚—中医名家走(驻)基层”主题活动,实现13个镇街、16家基层医疗机构全覆盖。
一、中医名家“走”进基层,把优质中医药服务“送”到家门口
“大医精诚—中医名家走基层”主题系列活动广泛邀请了省、市、区中医名医深入基层,把优质中医药健康服务和中医适宜技术送到老百姓家门口,以实际行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中医名医走进社区、医院、学校、企事业单位,通过开展义诊、健康讲座、中医适宜技术互动体验、四季茶饮品尝、药膳试吃等形式,让民众看名医、学养生、做理疗、辨中药、品茶饮、尝药膳,亲身感受中医药的魅力。同时针对不同人群,开展个性化健康指导和咨询答疑,如老年人养生保健、慢病用药,育龄期妇女备孕、产后、流产后等重点环节健康指导,儿童成长调理等,为群众宣传中医药和疾病预防保健知识,耐心解答他们提出的各种健康问题,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累计受益群众约4万人次,其中超万名群众体验了中医适宜技术传统疗法,对引导群众培养健康生活习惯和意识,提升中医药健康素养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二、中医名家“驻”点基层,零距离名师指导,助力基层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在各场“大医精诚—中医名家走(驻)基层”活动中,除了义诊、健康咨询等面向群众的项目外,还开展了中医查房、师承拜师、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名医工作室建设等针对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的“三年”计划。
(一)以拜师学艺为切入点,加快师承教育体系建设。2023年,共遴选53名中医骨干为继承人,与24名知名中医药专家通过单位推荐和双向自愿选择相联合的方式建立了师承关系。采用独特的师承教育方式进行培育,造就一批热爱中医药事业、中医理论深厚、中医药技术精湛、医德崇高的中医药传承创新型人才,推动名老中医药专家诊疗经验和学术思想传承。
(二)以适宜技术推广为着力点,推动中医药在基层的普及和应用。以区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心为核心,在16家基层医疗机构设立基层教学点。以基层需求为导向,以技术推广为手段,依托广州市农村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基地的平台,从安全性、有效性、规范性和适宜性出发,以中医药适宜技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选择科学、合理、切合基层实际的适宜技术进行推广和培训,有效推动中医药在基层的普及和应用,让基层中医药服务更加高效、便捷。2023年至今,累计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班40场次,参加培训8000人次,推广新技术新项目14项。
(三)以名医工作室建设为发力点,强化基层中医药人才的锻炼和培养。2024年,增城区全面铺开“中医名家驻基层”项目,在基层医疗机构建立一系列中长期的名医工作室,着力搭建中医药学术传承、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平台,为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持续赋能。目前已开设市三级名中医14间,依托工作室以及区级中医医联体建设的优势,派遣中医药专家驻扎在基层医疗机构,为基层医务人员提供与中医名家面对面沟通、交流学习和能力提升的良好机会。
三、中医名家“留”在基层,弘扬和传承优秀中医药文化,营造浓厚的中医药氛围
通过建立一系列市级和区级的旗舰型中医馆、中医阁,以及中医药文化科普园和知识角等场所,中医名家们不仅在基层播下了中医药的种子,更将中医药文化的阳光洒向了整个社会。这使得这一古老的文化瑰宝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并在全社会营造出了浓厚的“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氛围。在活动期间,16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中医馆进行了全面升级,46个村卫生站(社区卫生服务站)完成了中医阁的建设;9个基层医疗机构设立了中草药种植科普园;2个医疗机构设有中医药文化知识角;12个基层医疗机构设有中药材展示柜;26场主题活动均设有常用中药辨识区、中医药器具展示体验区和中医药文化宣传展板长廊。通过近距离接触、参观、体验等形式,群众得以认识中医药,使得中医学的健康观、疾病观、养生观等理念深入人心,有效提升了中医药文化的影响力和普及面。
此外,增城区卫生健康局计划在2025年启动“中医名家留基层”项目,鼓励和引导中医名家在基层扎根,专心投身基层,把技术留在基层,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加全面和高质量的中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