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创建

【广州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县)典型经验⑧】番禺区:携手并进,共创中医治未病新辉煌

时间:2024-10-31 来源:本网
分享到:

  番禺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通过政策扶持、管理优化、服务升级、人才培育、模式创新及监督强化等举措,成功构建了覆盖区中医院至社区的多层次中医治未病服务体系,显著提升居民健康水平,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治未病项目。

  一、 强化组织管理,明确发展蓝图

  番禺区荣获2023年广州市中医治未病服务示范区资助,治未病工作成为区卫生健康事业核心。我区构建了以中医院为引领的全方位中医药服务体系,覆盖非中医类医院、社区卫生机构及社会办医疗机构,形成多方联动格局。目前,区内两家医疗机构获省级“4A”认证,两家为市级示范,选定区妇幼保健院、广东祈福医院等四家为区级示范,充分发挥广东祈福医院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治未病联盟”核心成员的作用,提升区域影响力,助力中医药国际化。积极拓展中医治未病特色服务项目,肥胖干预项目融合中医智慧与现代科技,提供个性化减肥方案,门诊量月均1200人次,住院断食疗法月均30人次。备孕女性体质干预项目通过中医体质辨识与个性化调理方案有效提升了女性的受孕率与孕期健康水平。

  二、促进健康发现,提升预防能力

  以“4A”评级为标杆,番禺区强化治未病服务能力,优化专科建设。规范组织架构,统筹执行中医治未病政策,构建中医治未病医疗网络,涵盖母婴安康、失眠神志病等服务体系。2023年,区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受4次治未病工作督导。通过中医药健康服务智能化平台建立健康管理数据库,为服务对象提供个性化中医健康档案,遵循健康辨识、咨询指导、科学干预、追踪随访的闭环流程,结合全方位宣教,提供全周期健康管理服务。近年来,健康管理数据库人群档案数稳步增长,2023年较2022年新增2683份。

  三、完善服务体系,构建服务网络

  番禺区不断完善中医治未病服务体系,形成了以区中医院为龙头、基层社区医疗机构为网底的治未病服务网络。区中医院治未病科以“未病先治、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为理念,运用中医药养生保健技术和方法,结合现代健康管理手段,为居民提供个性化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则根据居民需求,开展中医体质辨识、健康咨询等服务,确保中医治未病理念深入人心。同时,番禺区还积极推动中医治未病服务向基层延伸,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村卫生室、诊所等提供中医治未病服务,形成了覆盖城乡的服务网络。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

  自2019至2024年,番禺区建立了21项名中医工作室,涵盖了国家级、省级及市级等不同级别,其中4项已顺利验收。实施高年资中医师带徒制度,创新“上下互通”机制,让名中医深入基层进行直接指导,促进了中医药知识的传承与技能的提升。同时,区中医院被认定市级“西学中”培训基地,首期培训吸引了173名医疗人员参与,加速了中西医融合的进程。区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基地每年按质按量完成基地建设和培训任务。2023年,举办69期线上及线下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共培训1569人次,开展61期全国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视频网络培训及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班,共有1108人次参加培训,通过培训,有效提升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五、提升中医药服务品质,创新服务模式

  番禺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预防保健方面的特色优势,持续推动服务模式创新。除传统中医诊疗项目外,积极引入红外热成像检查、中医经络检测等现代科技手段,为居民提供更加全面、精准的健康评估与治疗方案。2023年,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得到大力推广,全年共完成检查567人次,涉及11325个部位,检测人数较去年增长近4倍。通过举办健康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方式,积极向居民普及中医药知识,传播健康理念,致力于提升居民的健康素养和自我保健能力,引导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

  六、强化监督考核,确保服务质量

  为确保中医治未病服务的高质量运行,组织专家对全区范围内的28家医疗卫生机构的中医治未病工作进行全面督导与考核。建立问题反馈与整改机制,形成闭环管理,确保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并迅速解决。在服务项目监管方面,秉持“深挖掘、重内涵”的原则,不仅关注实施进度与表面成果,更致力于挖掘项目的深层价值与创新潜能。鼓励各医疗机构充分利用自身特色与优势,紧密结合患者实际需求,积极探索并开发个性化、精准化的服务项目。

  番禺区将继续深化中医治未病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加强人才培养、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