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疾控:实时传播指数降至3.2,但距离切断传播链条仍有较大差距
10月28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2022年总第103场)。在发布会现场,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天河区、白云区、市疾控中心的相关负责人通报了广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相关情况。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书记、新闻发言人张周斌提到,经过数天的艰苦奋战,海珠区疫情防控取得了一定成效,实时传播指数Rt已经从最高峰的8.2降至今天的3.2,证明前期的防控措施是有效的。但3.2这一数值对于传染性疾病而言仍然较高,距离切断传播链条需要降到1以下这个目标仍有较大差距,说明社区的传播链条仍未被阻断,疫情传播扩散的风险依然很高,仍然需要继续坚持目前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也更需要广大市民朋友的继续支持与配合。
对于市民关心的被赋黄码的相关问题,张周斌表示,为督促涉疫风险人群尽快开展核酸检测,尽快发现并阻断可能存在的隐匿传播链条,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一些曾经去过涉疫重点场所或重点区域的人员健康码会被赋予黄码。按照相关要求,黄码人员需要及时向社区报备,落实居家健康监测、非必要不外出,完成3天3检。
张周斌特别提醒到,第1次检测阴性后,健康码会转为“绿码”,但并不意味着风险已经消除,需要在第三天再次进行核酸检测阴性后才能最大程度降低潜在的传播风险。
现场他举例道,有一名黄码人员在早上上班前发现健康码变黄,随即去检测了1次核酸,下午健康码转绿后便认为没有风险了,晚上就去了棋牌室打麻将。另一名黄码人员也是在第1次核酸阴性后便去了人群聚集的场所活动。两人虽然都有做核酸,但都没有严格落实3天的居家健康监测,分别在第2次、第3次核酸检测时检出阳性,说明黄码人员虽然不是密接、次密身份,但风险仍高于普通百姓,因此规范完成3天的居家健康监测,特别是不要去空间密闭或者人群密接的场所格外重要。
现场,张周斌表示目前疫情防控处于攻坚阶段,亟需大家的全力支持,呼吁广大市民朋友们继续支持配合,齐心协力,尽快控制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