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 > 建议提案办理工作 > 市政协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广州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5078号提案答复的函

时间:2023-09-05 来源:本网
分享到:

  穗卫复案〔2023〕224号

李江同志: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广州市医养结合服务工作的建议的提案》(第5078号)收悉。广州市卫生健康委高度重视,积极组织有关单位研究办理,并与您通过电话等进行了沟通。经综合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完善医养结合服务相关政策支持的建议

  一是将“养办医”医养结合机构纳入医保定点。鼓励医养结合型机构发展,实现“随时申请,1个月内公示结果”,将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纳入定点范围,将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截至2022年底,全市共有45家医养结合型医疗机构纳入定点,持续提升医养结合保障能力。二是深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推动将符合条件的机构纳入我市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机构,增强长护险定点机构覆盖面。2022年,广州市长护险定点机构共332家,其中机构护理154家(含同时提供居家护理28家),居家护理171家(含89家护理站),设备服务机构7家。将医疗护理纳入长护险保障范围,我市长护险制度将设备使用、生活照料项目、医疗护理项目、医疗护理材料等纳入支付范围,满足失能人员多元化护理需求。目前我市医疗护理服务项目共34项,包括尿管护理、压疮护理、换药、口腔护理等,以及关节松动训练、手功能训练等11项康复项目,建立起“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的多元一体化的护理保障体系。三、将医养结合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养老服务发展规划。广州市鼓励有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开设相关专业或课程。持续支持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等职业院校(含技工学校)设置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或开设相关课程,连续五年每年资助轻工院校“校企协”养老服务人才培训行动计划项目,2022年资助34万元,加强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持续实施养老机构服务人员就业补贴和岗位补贴政策,对入职本市养老机构,从事康复护理等养老服务一线工作并与所在单位签订三年及以上劳动合同的职业院校(技工院校)、高等院校全日制毕业生给予就业补贴;对入职本市养老机构,从事一线养老护理工作满五年、十年的养老护理员分别给予一次性5000元、20000元的岗位补贴;2022年向548名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一线护理人员发放就业补贴及岗位补贴共计483万元。修订养老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就业补贴和岗位补贴政策,首次提出将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与岗位补贴标准衔接挂钩,按照技能等级高低分层分档给予补贴,强化养老服务职业技能价值激励导向。

  二、关于加强医养结合机构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一是积极落实“南粤家政”工程,大力推动养老服务专业人才技能培训工作,2022年全年共开展养老服务相关职业技能培训7852人次。每年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做好年度卫生健康人才培养工作和广东省财政厅关于清算中央财政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卫生健康人才培养)等文件要求完成国家级老年医学人才培训培养工作。二是采取“校企双制、工学一体”的培养模式,鼓励企业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2022年我市养老护理员等相关工种项目培训备案381人次。三是发挥院校培养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的作用,有12所市属技工院校开设了护理、健康服务与管理、眼视光技术等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在校生合计4327人(截至2023年1月);市属技工院校现有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关重特专业8项,其中健康服务与管理等省级重特专业3项(含在建),“十四五”期间,拟积极争取新增健康大数据管理与服务(目录外)、公共营养保健等新专业。四是鼓励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大力开展养老服务相关技能培训,开设养老护理等技能培训课程,目前全市共72家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开设养老服务相关工种项目。

  三、关于进一步规范“互联网+护理服务”运作及管理体系的建议

  一是创建便捷的网约服务模式。我委在“广州健康通”小程序中新增“护理站预约”功能,首创照护需求预约“零距离”的新平台,目前全市11个区158家护理站已注册加入预约范围,发挥链接需求与供给的作用,满足高龄或失能老年人等行动不便的照护需求。二是搭建互联互通的延续照护网络。全市开设“互联网+护理服务”的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有40余家,其中花都区已实现“互联网+护理服务”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全覆盖,广州作为“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城市,发挥互联网技术优势,通过“线上申请、线下服务”模式整合医疗资源,为出院患者或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提供护理服务,实现住院治疗与出院延续护理服务的无缝衔接,提升市民健康服务的获得感,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健康需求。

  四、关于统筹布局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的建议

  一是完善基层服务网络。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我市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优化公共卫生资源配置。截至2022年底,全市共设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63所、社区卫生服务站170所、镇卫生院31所和村卫生站935所,覆盖全市所有街镇,“一街一中心、一镇一卫生院”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二是推进家庭医生“签而有约”工程。以医防融合和签约服务为切入点,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家庭病床、心理干预及咨询等特色个性化服务包,推进“健康驿站”“健康小屋”建设,为签约居民提供自助签约、可穿戴设备及健康管理等系列服务,多措并举为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三是做好家庭病床服务。为有效缓解老年人“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我市自2007年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试点开展家庭病床服务。2022年,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慎终如始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积极为养老院和居家行动不便的居民提供家庭病床等上门医疗护理服务。2022年度,全市共建立家庭病床8232张,医护人员上门出、巡诊约16.17万人次,共有186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了家庭病床服务,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5家、镇卫生院3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1家。四是推动医疗养老联合体建设。对标国际国内老年医学发展前沿,高标准、高水平建设市老年医院,目前项目一期正在开展室内装饰装修施工;市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已完成建设并投入试运营,计划内设护理站、与邻近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白云院区建立合作关系,提供“医养结合”服务,切实保障老年人“老有所养”和“老有所医”;老年病康复医院二期正加快开展装饰装修、机电安装和室外工程施工,以满足项目周边作为广州东部高端养老服务基地的配套设施要求。健全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功能康复、宁养善终的综合连续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五是贯彻落实广州市“十四五”时期“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支持各类养老机构服务延伸至住宅小区(片区)和老年人家庭,打造社区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在农村建设布局完善、功能互补、统筹衔接的“区一街镇一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强化“颐康中心+长者饭堂+敬老院+N个村级站点”四点联动,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乡村振兴战略重要内容。强化公办养老机构“兜底线、保基本”的职能定位,完善入住评估轮候制度和购买养必服务制度,根据特困老年人规模确定公办养老机构床位总量下限。政府委托运营的养老服务设施、享受政府资助等优惠的普惠型民办养老服务组织每月最高收费(不含特需照护)不高于广州城市常住居民上年度月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5倍或整体收费价格不超过同等市场化价格的70%。建立长期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每年市福利彩票公益金按不低于60%的资金比例用于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制度。将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将符合条件的服务机构纳入长护险定点,持续扩大医保定点机构和长护险定点机构覆盖范围,不断提高机构的服务供给能力,推进我市医养结合服务工作开展。二是持续推动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工作。深入实施“南粤家政”工程羊城行动,推进技工院校养老服务实训基地建设;鼓励支持养老服务企业、院校和社会机构开展养老护理相关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医养结合服务人才的年龄结构和专业素质。三是统筹布局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坚持以满足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需求为导向,扎实推进我市医养结合服务工作。

  非常感谢您对我市医养结合服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继续关心和支持我委医养结合服务工作,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年8月31日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