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 > 建议提案办理工作 > 市政协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广州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4100号提案答复的函

时间:2023-09-05 来源:本网
分享到:

  穗卫复案〔2023〕222号

谢伟光主席:

  您提出的《关于全市建设老年医疗护理服务“护联体”的提案》(第4100号)收悉。经认真研究,并综合市民政局和市医保部门会办意见,并与您进行了沟通,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打通并建立“护联体”老年医疗护理的服务、信息、管理一体化机制的建议

  一是整合优化基层医疗卫生和养老资源。深化医养签约服务内涵,鼓励养老机构与周边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签约合作,目前,全市街镇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全部与基层卫生服务中心、护理站建立医养服务合作关系,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覆盖率达100%。二是推动基层联动运作,有效保障衔接居家上门医疗护理服务。居家上门服务与护理站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主要形式。截至目前,全市共158家护理站。其中纳入长护险定点的机构有97家,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的有65家,签约数量占比41.14%,与养老服务平台签约的有58家,签约数量占比36.71%。护理站着力解决居家养老上门护理服务和出院后延续服务难题,致力于为有照护需求的老人提供多种形式的上门生活照料、助餐配餐、日间托老、上门医疗、康复护理、心理关爱、安全评估、临终关怀、康复辅助器具租赁、身心健康管理等覆盖老年人全生命周期的专业化照护服务。上半年上门居家护理康复服务人次约4.78万人次,固定服务对象总人数约3.34万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制订“免费包、基本包、个性化包”等三类签约服务包,最大限度满足65岁以上签约对象的服务需求,不断提高老年人健康管理质量。全市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机构有212家,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共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签约服务119.4万人,老年人数占服务总人数比值为15.44%。对于老年人特别是患有慢性疾病的重点人群,以家庭医生为抓手加强健康管理,强化健康监测,为患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及时提供首诊或转诊服务。

  二、关于打通并建立“护联体”的医疗护理服务价格和支付机制的建议

  一是深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构建延续护理体系广州市从2017年起先行先试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有效减轻失能群体及其家庭经济和事务性负担,助力打造广州特色失能失智人群照护体系。将与生活照料服务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服务纳入长护险服务项目范畴。目前我市医疗护理服务项目共34项,包括尿管护理、压疮护理、换药、口腔护理等,以及关节松动训练、手功能训练等11项康复项目,建立起“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的多元一体化的护理保障体系。二是着力培育“医院+护理站+居家养老”的社区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服务新业态。符合条件的参保人在住院治疗期间即可提出评估申请,结合参保人的疾病状态进行评估,更好地满足参保人从住院治疗过渡到居家护理的需求,引导适合居家治疗的参保人回归家庭,实现参保人医保待遇和长护险待遇的无缝衔接。2021-2022年全市申请延续护理评估505人次,享受延续护理待遇408人,延续护理待遇支付258.6万元,97家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开展延续护理评估。2022年,广州市长护险定点机构共332家,其中机构护理154家(含同时提供居家护理28家),居家护理171家(含89家护理站),设备服务机构7家。

  三、关于丰富老年居家医疗护理服务载体,提高“护联体”服务效率和质量的建议

  一是创建便捷的网约服务模式。我委在“广州健康通”小程序中新增“护理站预约”功能,首创照护需求预约“零距离”的新平台,目前全市11 个区158家护理站均已注册加入预约范围,发挥链接需求与供给的作用,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照护需求,切实解决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导致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有居家养老和照护需求的问题。二是搭建互联互通的延续照护网络。全市开设“互联网+护理服务”的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有41家,其中花都区已实现“互联网+护理服务”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全覆盖,广州作为“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城市,发挥互联网技术优势,通过“线上申请、线下服务”模式整合医疗资源,为出院患者或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提供护理服务,实现住院治疗与出院延续护理服务的无缝衔接。三是加强老年健康照护服务人员队伍建设。在医联体建设中,三级医院帮扶与签约的二级医院和社卫中心定期进行专项技能培训和人才培养计划,大医院医务人员在医联体单位进行专项帮扶,按国家要求每年定期培养老年医学人才。长护定点服务机构实行照护管理员负责制度,由专(兼)职医生、护士、养老护理员(高级、技师级) 担任照护管理员,每月上门对护理员进行业务技能 培训和服务质量考核,确保提供专业、稳定、安全的居家护理服务供给。同时,积极引导长护定点服务机构合规开展护理员的培训考核工作,并进行日常监督管理及专项核查工作,提高护理服务的专业性和风险的可控性。

  广州市始终高度重视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和能力提升工作。一是完善基层服务网络。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我市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优化公共卫生资源配置。截至2022年底,全市共设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63所、社区卫生服务站170所、镇卫生院31所和村卫生站935所,覆盖全市所有街镇,“一街一中心、一镇一卫生院”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二是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大力推进“金牌家庭医生”培训、家庭医生团队“滚雪球”培训及基层医生全科能力提升工程,促进基层卫生人才数量和质量双提升。充分发挥城市医疗集团牵头医院对基层帮扶指导作用,建立大医院“一对一”帮扶全市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镇卫生院,通过专家到基层驻点、会诊、培训等方式促进区域医疗卫生资源共享。三是推进家庭医生“签而有约”工程。以医防融合和签约服务为切入点,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家庭病床、心理干预及咨询等特色个性化服务包,推进“健康驿站”“健康小屋”建设,为签约居民提供自助签约、可穿戴设备及健康管理等系列服务,多措并举为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四是做好家庭病床服务。为有效缓解老年人“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我市自2007年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试点开展家庭病床服务。2022年,具备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慎终如始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积极为养老院和居家行动不便的居民提供家庭病床等上门医疗护理服务。2022年度,全市共建立家庭病床8232张,医护人员上门出、巡诊约16.17万人次,共有186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了家庭病床服务,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5家、镇卫生院3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1家。

  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非常具有建设性和针对性,下一步,我委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精神,探索运用信息化手段,精准采集老年人的基础疾病和健康监测等信息,建立多部门互联互通的老年健康服务信息化共享平台,完善信息对接,资源共享。在“医联体”建设上搭建完善“护联体”的构建模式,逐步实现老年人全程全周期规范管理模式。

  非常感谢您对我市老年人医疗护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关心和支持我市老年健康服务工作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年8月31日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