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 > 建议提案办理工作 > 市政协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市政协第十四届一次会议第4034号委员提案答复的函

时间:2022-11-07 来源:本网
分享到:

  穗卫复案〔2022〕192号

邓方阁委员:

  市政协第十四届一次会议邓方阁等委员所提《关于广州市老年医院特色专科创新共建模式构建的提案》(第4034号)收悉。我委高度重视委员所提建议,经综合市民政局意见,并与委员充分沟通,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支持老年专科建设情况

  (一)基本情况。为深入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逐步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全方位的医疗、护理服务需求,我市支持老年专科建设。目前有72家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占比71.29%;100%的医疗机构建立老年人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绿色通道;43家医疗机构开展安宁疗护服务。建成康复医院15家、医养结合机构125家、护理院9家、护理站177家。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1.规范老年医学科的建设与管理,明确功能定位。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老年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通知要求,指导规范老年医学科的建设与管理,推进老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促进老年医学发展,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要求有条件的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要开设老年医学科,并应当具备与老年医学科相关的科室设置,包括重症医学科、医学心理科(室)、营养科、麻醉科、外科、内科、妇科、肿瘤科、中医科、康复科(室)、药剂科、检验科、医学影像科、输血科(室)等,老年医学科应当设置门诊诊室、病房、综合评估室。老年医学科以老年患者为中心,采用老年综合评估常规模式、共病处理模式和多学科团队工作模式,对老年患者进行医疗救治,最大程度维持和恢复老年患者的功能状态。各区根据区域内人口老龄化情况和老年人医疗护理服务实际需求,结合“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要求,鼓励部分一级、二级医院转型为护理院、康复医院等。鼓励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需要设置和增加提供老年护理服务的床位。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创新性和灵活性,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健康需求,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举办规模化、连锁化的护理站、护理中心、康复医疗中心、安宁疗护中心等,增加辖区内提供老年护理服务的医疗机构数量。鼓励二、三级医院护士到基层医疗机构、医养结合机构、社会办医疗机构多点执业,为出院患者、慢病患者、老年人等提 供延续护理、长期护理、居家护理等紧缺护理服务,鼓励护理人员下沉基层医疗机构指导、参与社区服务中心、护理站、 护理中心、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与发展。支持和鼓励退休医护人员从事长期照护的专业指导、培训和服务等工作。

  2.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我市积极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实现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的深度结合,基本适应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具备养老功能的医疗机构和具备医疗功能的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覆盖城乡,医养结合人才的培养、储备、使用形成机制。基于此,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病科与广州市老人院医院(广州市老年医院)老年病治疗中心共同建立的“老年病治疗中心联合病房”于2018年10月正式运行。两院共建老年病治疗中心联合病房共设床位20张,市一医院老年病科每半年选派1名副主任医师、1名高年资主治医师进驻联合病房开展临床工作;经过近4年的摸索过程,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联合病房为入住患者提供持续的“医、护、养、康、社”服务。联合病房运行至今,每年接收在院老人和合作医院转诊的需要继续医疗康复的老年患者约500人,上转下送老年患者20余人次/年,增设专家门诊2个,开展专家联合会诊30余次/年,引进新医疗技术10余项,联合申报科研项目10余项。联合病房建设深化了市一医院医疗资源及老人院养老资源结合,进一步探索医养结合的“广州模式”。一是促进三甲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院服务能力和医疗服务效能,更好地实施分级诊疗以及推动医改发展实践。二是优化资源配置,优化区域医疗卫生和养老资源配置,有效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区域医养结合服务体系整体效益。三是健全了合作机制,建立完善的组织领导机制、服务协作机制、人才培养机制、双向转诊机制、业务指导等机制。四是实现医养结合共建共治共享,实现共同治理。通过建立联合病房,实现政府、医院、老人院、病人多主体参与,优势互补,互惠共赢。

  3.开展老年医疗护理从业人员培训,构建层级清晰的老年专科服务人员梯队。

  一是组建市级老年医疗、护理指导专家组,指导各试点单位开展老年医疗护理学科规范化建设,定期为各单位开展老年护理师资力量培训。二是指导各试点单位充分发挥老年护理师资作用,按照《老年护理专业护士培训大纲(试行)》开展老年护理培训,并将老年护理培训作为全院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必修内容。开展老年综合评估,建立老年风险管理机制,不断提升老年医疗护理从业人员服务水平与质量。三是进一步加强老年专科建设,各医疗机构大力开展老年专科的培养,提高老年专科从业人员比例,搭建高质量的老年医疗护理人才梯队。四是依托医联体、专科联盟、“互联网+护理服务”以及行业学会,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养老院等老年护理从业人员开展培训,提升基层老年护理从业人员的服务能力。五是按照《医疗护理员培训大纲(试行)》要求,面向在岗医疗护理员开展服务技能培训。2018年至2021年,我市依托广州护理学会举办与老年护理相关的学习班共40多个,涉及老年、糖尿病、心血管、疼痛、骨外科、伤口造口、安宁疗护、呼吸、康复等11个专科,共计3015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并组织各区、市属各医疗机构面向在岗医疗护理员开展线上线下岗位培训,提升医疗护理员服务能力。截至2021年12月,各区和市属各有关医疗机构共组织医疗护理人员在岗培训15698人次。

  4.创新多元化老年医疗护理服务模式,增加服务供给。

  各区、各医疗机构积极探索创新多元化老年医疗护理服务模式,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和出院延伸护理服务,将机构内医疗护理服务拓展到社区和居家,打通居家养老最后一公里。鼓励基层医疗机构通过签约方式或家庭病床为就近的老年人提供上门医疗护理服务。有条件的基层医疗机构、护理站、护理中心可探索设置日间护理中心、“呼叫中心”或日间康复中心,为老年人提供集中式日间康复护理服务。发展安宁疗护服务,构建跨学科合作的安宁疗护服务模式。鼓励发展社区嵌入式老年护理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专业、便捷的医疗护理服务。目前,市一医院牵头广州区域内19家医疗机构,共同成立广州医疗专科联盟—老年护理专科联盟;市红会医院牵头成立了伤口造口等三个护理专科联盟,通过开展培训、学术交流、病例查房、健康教育等,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老年护理服务能力,推进三级医院优质护理资源下沉基层,满足了老年人的护理需求。

  为进一步提升老年医疗护理从业人员服务能力,完善老年医疗护理服务的机制体制,根据国家及省卫生健康委相关通知要求,我市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老年医疗护理服务”试点工作。目前共有71家医疗机构参加“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55家医疗机构参加“老年医疗护理服务”试点工作。在省卫健委的有力指导下,我市各试点工作稳妥开展,在管理制度、服务模式、运行机制、安全质量、价格服务等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举办了“互联网+护理服务”从业人员岗前培训,400余名学员参加培训。建立7个市级的“互联网+护理服务”培训基地,不断提升从业人员服务能力。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现场调研评估,组织“互联网+护理服务”总结和经验交流会,举办广州市“互联网+护理服务”亮点展示大赛,评选优秀试点单位和亮点展示活动等。不断提升试点工作内涵与质量。截至2021年12月,我市试点医疗机构提供“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护士3262人,确定“互联网+护理服务”服务项目43项,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服务总人次为17494人次。“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逐步完善,信息平台建设取得进展,服务数量及服务能力逐步提升,风险防控机制逐步建立,为包括老年人在内的群众提供便利性、可及性护理服务。

  5.精准帮扶,优化和共享资源。鼓励将提供老年医疗护理服务的医疗机构纳入到医联体建设中,充分发挥大型医院优质医疗资源的帮扶带动作用,借助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专科联盟以及远程医疗、联合病房等形式,帮助和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老年医疗护理服务,惠及更多老年患者。鼓励基层医疗机构建立医联体,向上联合二、三级医院,向下对接护理站、康复中心,落实双向转诊服务,为老年人提供综合连续、全流程的医疗卫生服务。支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社区护理站形成紧密合作,为失能或高龄老年人提供日间护理、居家护理、家庭病床等服务,丰富和创新护理服务模式。为基层医疗机构提升以人才、技术、重点专科为核心的能力建设,并通过对口支援,加强基层医院临床专科服务能力,推广适宜技术,提高对口帮扶医院的常见病、多发病、部分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能力,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提升其综合服务能力等对受援的单位全面开展。

  二、存在问题

  (一)我国缺乏老年医院建设标准、老年医学专科建设标准、老年医学学科发展指引及医养结合服务项目医保支付标准。

  (二)我市老年医人才疗资源匮乏。市老年医院现有卫技人员的配置与医院定位及规划发展仍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引进困难。现我市尚无针对老年医学方面人才引进、考评等方面的政策及专项资金支持。

  (三)“物联网+”线上诊疗平台还不完善,难以实现医疗水平的快速提升和服务模式的不断创新。

  (四)医疗机构之间老年医疗护理培训和老年专科建设存在不平衡,各医疗机构老年医疗护理服务培训需进一步加强。特别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老年专科护理与老龄化对护理服务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老年医疗护理从业人员的培训,提升老年医疗护理服务能力。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对于邓方阁委员提出的关于广州市老年医院特色专科创新共建模式构建的有关建议,对我市应对人口老龄化,满足我市老年人医养康养服务需求有很强指导意义,也是我市下一步工作中要重点推进的任务。具体意见如下:

  (一)建立政策性对口支持帮扶模式。我市支持、鼓励三甲医院老年医学专家到市老年医院挂职、驻点及开展柔性帮扶,协助规划和建设老年专科,帮扶专家待遇参考广州市市内帮扶政策给予相应补贴或晋升优待,广州市老年医院每年可通过与支援单位协商相关的支援需求。目前,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与广州市老年医院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通过“医联体”、“联合病房”等形式,在服务协作、人才培养、双向转诊、科学研究、适宜技术推广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以人才、技术、管理提升,以提高老年医院的常见病、多发病、部分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能力,提高其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提升其综合服务能力等;同时开展对老年医院专科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指导,指派骨干到上级单位进修学习,包括科研及临床进修,满足老年患者日益增长的医疗护理服务需求,共建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医疗模式。下一步在其他医院或专科继续推广该项政策,逐步增加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与广州市老年医院建立对口帮扶模式,全面提升学科综合实力,提升老年患者的高质量服务。

  (二)支持市老年医院组建高水平老年医学专科人才团队。我市一直高度重视市老年医院卫生技术人才引进工作,通过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引进等途径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积极支持并配合我市卫生医疗机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加大医疗人才引进力度,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2021年通过公开招聘为市老年医院引进卫生技术人才17名,根据《广州市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短缺专业人才办法》文件要求引进了一名老年医学博士后。下一步继续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可采用“柔性引进”的灵活方式,通过聘请咨询、讲学、技术合作、兼职、短期聘用、承担项目与课题研究等灵活方式引智。

  (三)推进医疗服务与科研合作共建专科创新模式。我市积极推进各项医学科研发展,市老年医院科研发展方面,已与南方医科大学护理学院、中山大学护理学院搭建科研合作平台,与东升医院、越秀集团共同发起成立华南医养结合研究院、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暨南大学联合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老年科学联合实验室,上述为老年医学研究发展提供了基础与平台。

  (四)探索基金驱动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由于缺乏专业科技人才及经费支持,目前开展的老年医学科研项目有限,充分发挥民政局民政优势,借助慈善基金平台争取慈善资金支持,以及依托广州市民政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助力老年医学科研发展。争取成立老年医学研究专项基金,推动专项研究公益基金驱动的老年医学专科共建模式发展,助力健康养老。

  (五)积极创建新模式下诊疗平台。考虑到市老年医院部分诊疗科目如呼吸科、心内科等专科人才不足、学科发展受限,我市充分整合、利用广州地区的优质医疗资源,将老年医院打造成医养结合共建共治共享平台,根据需要推荐高水平三甲医院的专科团队驻场开展医疗服务,通过共建“物联网+”线上诊疗平台或在市老年医院设立分中心,实现医疗水平的快速提升和服务模式的不断创新。

  (六)关于老年医学特色服务情况。市老年医院规划设置了老年病急危重症治疗中心、老年慢病治疗中心、老年康复中心、失智老人照顾中心和安宁疗护中心等亚专科中心,其中现有的老年医学特色服务如认知症照护、安宁疗护、老年康复、皮肤创面修复等已发展成为全国品牌,但上述服务中仍有部分项目尚无医保支付标准。同时我国缺乏老年医院建设标准、老年医学专科建设标准,老年医学学科发展缺乏指引,下一步组织专家出台老年医学相关诊治标准及建设标准,并会同医保部门制定医养结合服务项目医保支付标准,促进老年特色专科发展。

  (七)融合多学科发展,共建老年健康体系情况。通过老年医疗护理服务试点、专科联盟、联合病房建设促进多学科发展与合作,补充老年医疗不足的方面,不断促进老年医疗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一是可以解决老人院医疗规章、制度、流程薄弱问题。规范老年病治疗中心病房管理、规章制度、临床医疗、专科护理、检验检测等工作流程。二是解决业务能力的问题。通过合作医院进驻专家的带教指导,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进行教学培训,选派医护人员到合作医院跟班进修,精准开展老年病专科医疗人才的培养工作,持续提升医院医护团队的专业能力,提升病区收治能力,提升处理疑难问题能力。三是解决其他医疗学科发展滞后问题,通过业务支援,参与各专科培训,促进多学科发展,从而有效提升老年医院专科建设能力,促进老年学科的发展。

  (八)关于您提到新建“关于广州市老年医院特色专科创新共建模式构建”的建议。我市将结合前述已经启动的广州市老年医疗护理服务试点工作、广州市“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等项目综合推进,并在条件成熟时,争取市财政专项建设资金支持。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广州市卫生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2年11月3日

  (联系人:黎炎锋,联系电话:81088806)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