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 > 建议提案办理工作 > 市政协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广州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4062号委员提案答复的函

时间:2020-12-28 来源:本网
分享到:

  穗卫复案〔2020〕139号

  周伯荣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不同群体的心理健康精细化管理的建议》(第4062号)提案收悉。经组织相关业务单位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心理健康服务正稳步向前推进,取得一定阶段性成果。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领导下,我市坚决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充分发挥各专业机构业务指导作用,各区各部门积极参与新冠肺炎疫情下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依托各级精神卫生机构拓展延伸服务范围,已基本形成一套以精神卫生服务为支柱,不断吸纳社会力量参与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

  一、我市目前工作进展

  (一)完善体系,构建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框架。为提升我市精神卫生服务能力,同时以此为基础完善全市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通过实施《广州市加强精神卫生体系建设行动计划(2016—2018年)》,我市三级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依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建立市精神卫生中心,各区依托精神专业机构、疾控中心或慢病中心设置区级精神卫生服务技术指导中心,街镇精神卫生服务完成全覆盖。全市精神卫生信息系统已实现与省级系统的无缝对接,系统数据与全国同步。在精神卫生服务资源方面,我市每万人床位数为5.05张,每十万人口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为5.25人,已达到国家《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2022年目标。另外,为进一步强化全市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市委政法委等15部门联合印发了《广州市特殊人群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穗政法综〔2019〕54号)等文件,推动我市完善特殊人群社会心理服务的机制、平台、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我市社会心理健康服务和心理疏导能力,有效促进了社会心态和谐及稳定。

  (二)积极应对,开展疫情相关心理危机救援工作。在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期间,我市社会心理危机服务体系迅速响应,制定了“分层服务,精准干预”的心理危机干预服务基本原则,通过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巩固心理热线服务能力及按需开展现场心理救援等手段有效保障了疫情相关心理服务需求。在宣传工作方面,我市通过在传统媒体、新媒体发布心理健康信息,在医学观察场所等重点场所派发健康自助手册等手段为各类人群提供了充分的健康教育服务,帮助公众应对突发疫情。在心理热线工作方面,在2020年1月31日疫情高峰阶段至3月31日社会复工复产期间,心理热线接通电话8719例,其中疫情相关来电1964例,根据来电内容分析显示全国现有确诊病例数、新增病例人数和新增死亡病例数与伴有焦虑和疑病情绪的咨询来电人数呈正相关,其中,公众的精神心理状态主要以担忧、焦虑、恐惧、抑郁以及睡眠问题等应激反应为主。在现场心理救援方面,我市2007年建立的市级心理救援队曾在2008年风雪灾害、2017年珠江口沉船意外等多起突发灾难中发挥积极作用。新冠疫情期间,该救援队先后制定《广州市心理救援队工作方案》《广州市新冠肺炎集中医学观察对象心理救援工作指引》《广州市隔离点隔离人员自杀风险评估及处理流程》《新冠肺炎集中医学观察对象心理健康保障工作指引》等制度文件,强化了全市应对疫情相关心理危机的干预能力;同时,救援队组织了各级心理危机干预服务骨干参加3轮专项培训,先后为2500人次提供有针对性的能力提升训练,起到了良好效果。截至2020年8月9日,我市各区心理危机干预小组共计对1200余名隔离观察场所心理危机中高风险人员开展心理危机干预服务,市级心理救援队共计对80余人次开展心理救援,有效保障了全市隔离观察场所运行工作平稳有序开展。

  (三)重视实践,开展社会心理健康服务试点探索。我市于2019年在越秀区开展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通过设立街道心理健康服务站、开展心理医生进社区等手段活动探索社会心理健康服务的新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我市不断提升精神卫生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全市精神卫生信息平台已实现与政法、公安、残联、疾控等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我市计划以此信息平台数据作为基础,建立党委、政府牵头、专业机构参与的社会心理健康信息采集、分析、评估机制,开展不同时段、不同群体、不同领域的社会心理大数据挖掘,科学分析社会面的心理健康特征、峰值、趋势,为需要的公众提供精细化个案管理服务奠定基础,为党委、政府、专业机构开展社会心理健康服务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我市还推动了“12320卫生热线”“12355青少年热线”和市心理援助热线的互联互通工作,目前已实现转接。

  (四)抓牢重点,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我市目前针对不同人群有相应的心理健康服务机制:在校园,市属公办院校、中等职业学校、技工院校、中小学校普遍建立了校园心理咨询室(中心),配备专(兼)职教师开展心理健康评估和服务工作。市卫生健康为推动儿童青少年心理精神专科就诊绿色通道建设,为有心理困扰的儿童青少年提供便捷求助途径。在监管场所,我市在市属监狱、强制隔离戒毒所、社区矫正中心等引入心理健康服务团队,做好各类机构被监管人员的心理健康评估、疏导、矫正和危机干预工作。在社区,我市依托街(镇)社戒社康工作站建立相关阵地建立社区精神健康服务工作站,并设置心理咨询室开公众心理健康服务,在来随人员聚居的区域建立来随人员心理健康服务站点,提供心理健康自测、情感支持等服务,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效。同时,市干部健康管理中心联合市精神卫生中心开展了针对公务员群体的心理健康测评、咨询和诊疗一条龙服务,提升了公务员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五)探索理论,推进心理健康领域科学研究工作。我市重视心理健康方面科学研究工作,先后推动了地方精神卫生立法项目、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等多个重大项目开展,以理指导实践,帮助提高全市心理健康服务水平,如市卫生健康委于2019年推动医药重大项目《广州市学龄期儿童青少年心理与行为障碍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研究》实施,对全市学龄期儿童青少年开展精神心理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摸清底数,为日后合理配置资源做好准备。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市精神卫生中心在2020年2月对我市≧18岁的普通社区居民开展调查,了解新冠肺炎流行期间我市社区居民的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调查中焦虑症状的患病率为37.7%,而公众的焦虑程度与其对新冠肺炎的担忧高度相关;通过调查还发现在新冠肺炎暴发的高峰期,焦虑情绪非常普遍,并且与居民对新冠肺炎的担心密切相关。根据此调查结果,市精神卫生中心在疫情流行期间调整了危机干预策略,聚焦于易出现心理调适异常的群体,对公众如何科学收集疫情相关信息提出了建议和提醒,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

  (六)做好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升知晓率。我市不断推动精神卫生健康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以重大卫生纪念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睡眠日等)为契机积极开展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多种形式的精神卫生宣传活动,2019年在广州医科大学(番禺校区)举办了大型义诊和心理健康讲座宣传精神卫生知识,广受好评。我委还推动各下属单位利用媒体及社会活动等多渠道,宣传推广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公众参与到健康宣传活动中,提高公众对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认识,提高公众对精神障碍患者的理解与支持,降低病耻感。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根据您提出的5点建议,结合我市现有的心理健康服务基础和新冠肺炎疫情下已开展的心理疏导和救援工作经验,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积极做好社会面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我市将根据实际制定本市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并继续完善《广州市心理健康促进行动(2020-2030年)》等相关工作方案的撰写,构建更加全面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提升全市整体心理健康服务水平。

  (二)持续开展各类人群心理健康服务。我市将在已印发实施的《广州市关于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巩固期社会心理疏导和救援工作方案》基础上,根据各类人群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特点开展社会心理健康服务,归纳总结分析评估不同人群心理状态和干预工作效果,吸纳更多社会机构一同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提升服务供应水平。

  (三)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我市计划依托全市精神卫生信息系统、市精神障碍患者社会化服务系统等现有平台做好社会面心理健康监测工作,通过开展公众心理健康知识知晓水平、心理健康素养调查等手段,开展健康大数据分析,为公众提供精准、高效的心理健康服务。

  (四)继续做好公众心理危机干预服务。我市将持续加强对心理援助热线的投入和建设,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品牌影响力,为有需要的群众提供可靠、便捷的公益心理疏导服务。同时,我市将继续做好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建设工作,联合教育、群团组织以及其他社会心理服务组织的力量,提升其专业水平和应变能力,应对各类型突发事件引发的心理危机。

  最后,感谢您对我市心理卫生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委将会同相关部门继续努力,不断完善我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提升我市市民心理健康水平。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

  2020年8月26日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