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 > 建议提案办理工作 > 市政协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关于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1066号提案答复的函

时间:2020-12-28 来源:本网
分享到:

穗卫复案〔2020〕136号

  民盟广州市委员会:

  贵委在广州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上提出《关于完善我市公共心理卫生服务体系推进重大灾害心理援助服务有序开展的提案》(第1066号)收悉,该项工作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备受社会广泛关注,政府着力重点研究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委作为牵头单位高度重视,在原有工作基础上,积极研究办理,经综合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应急管理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等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广州市市委、市政府一向高度重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及灾后心理救援工作,近年来,在各相关部门配合下,市卫生健康委积极部署,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广州市惠爱医院、广州市精神卫生中心)为基础,成立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对发生重大灾害的心理援助服务有序地开展。

  一、主要工作进展情况

  (一)制定心理救援应急预案并组建救援队伍。市卫生健康委(原市卫生局)于2007年在广州市惠爱医院组建“广州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编写了《广州市突发事件心理救援应急预案》,以后根据工作需要多次修改和完善预案,去年根据预案又编印了《心理救援操作手册》。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根据需要调整了心理救援队伍,补充神经内科、药剂科、精神康复科、后勤设备信息科等专业技术人员,分一线队伍、二线队伍和技术保障队伍。目前成员50名,其中医师27名、护师4名,心理咨询师11名、心理治疗师2名、社工师2名、药师1名、工程师2名、司机1名等。医师中主任医师6名、副主任医师15名,博士4名、硕士30名。心理救援队承担全市心理救援任务,培训和指导各区心理救援队伍。

  (二)加强疫情期间的三级心理救援体系建设。按照国家和省的相关文件精神和我市实际,我市先后制定了《新冠肺炎期间居家隔离人员心理健康指引》等5个指引、《广州市卫生健康系统加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社会心理疏导和救援方案》《广州市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巩固期社会心理疏导和救援方案》,对疫情期间广大市民的心理健康服务进行指导,分类分层做好重点人群心理疏导。方案除开展大众心理健康宣传外,主要针对医务人员、公务员、其他防疫一线、复工复产、青少年学生等。制订《新冠肺炎集中医学观察对象心理健康保障工作指引》,组建专业心理救援队伍,完善三级心理救援体系(市级、区级、隔离点)。疫情初期,市精神卫生中心抗疫心理救援队15名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师迅速集结组成援鄂心理危机干预医疗队伍,出征投入湖北新冠肺炎救治攻坚战斗。在广州,为应对不断增加的隔离点人群的心理救援需求,组织了一支34人的外勤编队,包括临床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分成17组,轮流值班,24小时备勤,保持手机通畅,保证能随时出动任务;同时,也通过培训督导等方式,对驻点医生、区级心理救援队进行专业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理论和实践技能。

  (三)加强心理救援人员培训工作。使用每年卫生应急专用培训经费,开展广州心理危机干预救援的培训,提高救援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疫情期间组织开展多次专项培训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流行期间可能发生的心理危机事件。其中今年4月29日至5月11日,危机干预中心为广州市各区级心理救援人员举办广州市心理危机救援专项培训,223人参加考核,合格人数204人,合格率91.5%。考核合格人员均颁发了培训证书。2020年5月20日至10月14日,市精神卫生中心启动心理急救队中阶培训,本次培训对象包括广州市市级心理救援队成员及区级心理救援队成员,学习内容为美国国立儿童创伤应激中心(NCCTS) 和美国国立PTSD中心编写的《心理急救现场操作指南》(第二版),目前已完成4次授课,仍采用理论学习及案例督导的形式。目前已完成培训人员600人次以上。2020年8月12号到13号在花都举办“2020年广州市突发事件心理救援培训班”(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编号:20201B011039),有100多名心理救援相关人员参加培训。

  (四)加强心理热线工作。我委下属广州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一直提供便捷、有效的心理援助服务。市心理援助热线成立于2007年,是国家卫健委(原卫生部)首批心理援助热线试点单位之一。每年接通电话数一直高居前国前三位。截至2020年6月30日,心理热线累计受理咨询共17万余例,处理高危来电(含自杀)10652例,及时为来电者提供咨询干预。同时,该热线和12320卫生热线、12355青少年台均有转介机制,对于高危来电有开展回访追踪,闭环管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根据需要开了设广东省援鄂医护人员心理援助专线(020-81268090),为战斗在湖北和我市定点医院的一线抗疫医护人员提供心理援助。截至8月2日,该热线接听公众来电1.9万多例,其中疫情相关咨询来电2724例;我市荔湾、越秀、海珠、白云、黄埔、番禺、南沙及增城8区设立辖区疫情心理救援专线,提供心理疏导服务。

  (五)市财政给予经费保障。市财政每年投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心理危机干预中心20余万元的队伍建设经费和120万元的心理热线运作经费,专门用于对心理救援人员培训、平时演练及24小时热线接听咨询服务。遇有重大灾害,国家及省市都给予临时应急援助专款,保障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提案建议工作进展和困难

  (一)关于职能部门心理援助服务统一部署问题。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领导下,我市坚决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充分发挥各专业机构业务指导作用,各区各部门积极参与新冠肺炎疫情下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在疫情初期,资源整合及信息共享机制确实不那么顺畅,各部门、单位都在积极投入防疫工作,在应对心理危害时,最先是各相关单位利用自己的渠道开展心理援助服务,直到3月6日,我委向各区防控办印发了“加强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期间社会心理疏导和救援工作方案”,抄送市直各相关单位,提供了较为专业的指引,社会恐慌情绪才有了平缓,但部门间的信息收集仍不够畅通。

  (二)关于设立社会公共卫生心理援助专项资金,建立一支专业心理援助队伍问题。我市于2007年就在市惠爱医院组建50人左右的心理应急救援队,有专项的资金预算,保障心理应急救援队的演练、培训及相关装备。鉴于目前财政预算与绩效考核相统一的制度,同时体现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部门预算一般先不做不可预测的备用资金,如遇突发事件,国家和省市再另追加专项资金,保障心理应急救援服务的正常运行。

  (三)心理援助服务体系平台与政府各职能部门、社会组织的对接和联动问题。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领导下,以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名义及时发布各类通告(1-9号),以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医疗防治组名义印发了54类指引,并根据工作进展更新到第8版。广州市政务信息共享平台可横向连接市级各部门,纵向贯通省、市、区的全市统一政务信息与交换枢纽和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在提升行政效能的同时,方便了市民办事。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较好地保障了疫情期间市民的日常生活、交通出行、通信联系等。

  (四)关于优化广州市重大灾害心理援助服务细则问题。

  ⒈关于规范以及统一宣传渠道。近年来,我市主流媒体对“广州市心理援助热线81899120”进行了宣传,疫情发生后,市卫生健康委印发了《加强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期间社会心理疏导和救援工作方案》的通知,公布了《广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心理援助热线一览表》《广州市心理救援队服务需求登记表》及“广州心理健康”微信订阅号等在线资讯平台。广州广播电视台滚动播出了广州市心理援助热线电话宣传材料,各行业利用各自的资源开通心理咨询服务,满足不同群体的心理健康需求。但由于受限于媒体传播覆盖面,还存在宣传空白点。

  ⒉关于规范心理援助服务人员的培训及援助流程。根据2016年12月原国家卫计委等22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卫疾控发〔2016〕77号)中对“心理健康服务”的界定,“心理健康服务是运用心理学及医学的理论和方法预防或减少各类心理行为问题,促进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方法”。主要分为四类: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危机干预。目前除心理治疗归属卫生服务有明确的准入标准外,其他如心理咨询归属为社会服务,根据人力社保部《职业资格证书规定》,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属于非行政许可类职业资格,且2017年9月后已停止该职业资格的认证。目前心理援助服务确实存在不同的体系,据了解主要有:中国心理学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各自的培训内容和服务援助流程难免有些出入,就算是同一门派的不同学者,亦存在各自不同观点也是正常的。但可能受限于原有的培训情况不足和人员队伍水平参差等问题,在实施心理危机干预服务的期间有机会造成求助者被二次伤害的情况,为此社会心理服务的监督机制应该得到明晰以便科学有序开展相应服务。

  ⒊关于细化服务对象分类,优化服务需求匹配。我市已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制定了《广州市关于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巩固期社会心理疏导和救援的工作方案》,分类分层做好重点人群心理疏导服务。根据我市人群特点分为:医务工作人员、公务人员、其他防疫一线人员、复工复产人员、青少年学生等5类,开展宣传讲座、团体辅导、个体咨询、网络平台、心理热线、个体转介等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服务。

  ⒋关于加强服务质量反馈与监控、服务数据管理、分析和研究。心理卫生服务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国家也还在试点阶段,通过这次新冠肺炎突发事件,将促进各级政府加快推进心理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步伐。我市亦将通过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对人群造成的心理危害及开展心理干预效果进行认真评估分析,为下一步修订完善《广州市突发事件心理救援应急预案》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后续开展的心理干预提供帮助。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公共心理卫生服务体系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社会治理、精神文明建设、平安中国、健康中国建设等领域,其完整的体系建设主要包括“建立健全各部门各行业心理健康服务网络;搭建基层心理健康服务平台;鼓励培育社会化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加强医疗机构心理健康服务能力”等内容,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应从基础抓起、整合资源、分步推进。

  (一)制定并实施《心理健康促进行动(2020-2030年)》。通过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和健全心理健康服务队伍建设,提升我市心理健康服务水平。

  (二)进一步完善广州市精神卫生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提请市委、市政府建立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建立由市委常委、分管副市长共同为总召集人,市委政法委、市卫健委主要负责人为召集人的工作机制,协调推进全市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三)以推进《广州市特殊人群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为突破口,建立健全各部门各行业心理健康服务网络,搭建基层心理健康服务平台。争取申报下一批国家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完善政策保障,细化任务落实和配套措施,按国家试点要求的时间节点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四)继续加大科普宣传力度,普及大众心理健康知识。发挥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宣传平台的力量,持续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密切关注可能引起心理危机事件的信息和数据,对心理救援队伍定期组织培训演练,在市新冠肺炎防控办的指令下或获得疫情发生地区人民政府、疫情发生单位的邀请后随时启动心理救援工作。加强指导各区组建自己的心理救援队伍,并鼓励各区联合社会心理服务相关组织自行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服务。

  (五)建立心理健康服务行业组织。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制定心理健康服务行业准入标准和工作规范,依托行业协会做好心理健康服务行业精准化管理,培育一批社会心理服务机构,发展壮大社会心理服务组织。

  (六)做好普及性服务和应急危机干预服务,包括对重点人群做好分层分级分类,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实施心理干预;提升基层心理危机干预服务能力,使小范围危机事件在基层就得到解决,预防大规模群体性心理危机的出现。

  (七)充实市、区、街(镇)心理救援队伍,继续做好心理救援队伍培训演练工作,加强热线工作及与公安、应急等部门的联动,为我市重大灾害心理援助服务有序开展提供快捷有效的服务。

  最后,感谢贵委对我市心理卫生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委将会同相关部门继续努力,不断完善我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提升我市市民心理健康水平。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

  2020年8月25日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