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 > 建议提案办理工作 > 市政协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广州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4111号提案答复的函

时间:2020-12-02 来源:本网
分享到:

穗卫复案〔2020〕258号


钟学军委员:

  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钟学军委员《关于提升大医院就医效率的提案》(第4111号)收悉。我委高度重视代表所提建议,经综合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提升大医院就医效率工作情况

  (一)不断丰富完善“广州健康通”预约诊疗平台。“广州健康通”汇集了124家大型医院(含全部三甲医院)号源,为群众提供预约挂号、医疗缴费、导航导诊、排队候诊、接种预约、健康档案查询、检验检查报告查询、出生证预约、家庭医生签约等便民服务,目前注册用户数达425万人,有效缓解群众就医“三长一短”问题。今年上半年,上线“疫情防控服务专区”,及时更新发布新冠肺炎疫情最新动态、发热门诊地图, 提供在线问诊、日常防护指引、健康自查以及最新的智能导诊等服务。疫情期间,在线问诊量达到14万多人次。

  (二)不断深化健康信息互联互通工作。2012年,广州市率先在全国建立“超大型城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为医疗信息互联互通打了坚实基础。目前,广州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已汇集了全部省部属、市属医院、区属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296家医疗卫生机构的数据,基本实现全市医疗卫生机构“一网联通”。平台集聚了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信息,让原本碎片化的个人医疗、健康信息得以整合共享,在库实名电子健康档案超过3600万份,为各医疗机构提供了互联互通基础数据和业务协同平台,并横向实现了与公安、发改、民政、医保等部门的数据共享。

  (三)不断推进业务协同和结果互认。基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实现电子健康码、健康档案调阅、双向转诊、智能提醒、预约挂号、统一支付、区域影像与检验、家庭医生签约、远程医疗、检验检查结果互认等十大应用,完成了数据标准体系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为各医疗机构提供了互联互通基础数据和业务协同平台。同时,推广市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平台,接入9家省部属医院、15家市属医院、21家区属医院、104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共149家医疗机构,调阅后的平均互认量达到90%以上。据市医保部门测算,通过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参保人医疗费用支出下降了约7.66%,进一步减轻了群众看病就医负担。

  (四)不断拓展医疗健康大数据应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大数据战略,探索开展健康医疗大数据汇聚与释放,全面上线基于大数据的医院精细化管理平台。为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开发了广州市基于大数据的医院精细化管理和医疗服务监管平台,有力强化了卫生综合管理数据整合分析,多角度、多维度提升卫生健康管理决策水平。2020年6月9日,黎明副市长来我委专题听取了项目建设情况汇报并予以了高度肯定。 

  二、存在问题

  我市努力构建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有效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医联体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但由于医疗资源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衡、供给主体相对单一、基层服务能力薄弱等原因,包括代表提到的“网上挂号功能亟待完善”、“各个医院信息系统相对独立”等问题部分存在,“医疗数据共享”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代表提出的“关于提升大医院就医效率的提案”,对我市提升大型医院就医效率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下一步,我委将在国家和省卫生健康委的指导下,进一步加大卓有成效医联体建设力度,推动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构建我市优质高效健康卫生服务体系,加快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一)继续做好预约诊疗服务。

  总结市内各大医院预约诊疗工作经验,进一步完善“广州市健康通”统一预约挂号平台功能,探索建设全市统一“号源池”,医疗机构所有预约号源要向平台实时同步开放,方便市民及时掌握平台挂号情况,避免群众扎堆大医院的情况。继续推广分时预约制度,精确到半小时,实现“在线预约、家中候诊、分时取号”的预约诊疗新模式,解决群众在院等候时间长的问题。加大宣传力度和对市民的引导,通过报刊、电视台和网站、微博等互联网媒体不定期发布关于广州市统一预约挂号服务的信息,持续推广广州市统一预约挂号服务,提升诊疗预约系统的社会知晓率,引导广大群众采用官方正规渠道预约挂号。

  (二)引导建立科学就医习惯。

  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疗联合体建设,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促进大型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同时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配套相关政策措施,逐步把社区医疗机构建成群众信得过,得实惠的医疗机构,解决“基层接得住”和群众“在家门看病需求”问题,引导群众基层首诊,减轻大医院,特别是大型专科医院的就诊压力。

  (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完善编制管理和人事分配制度、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开展基层卫生服务提升工程、完善医保支付方式、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和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制定《广州市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实施方案》,着力打造有吸引力、竞争力、被社会崇尚的全科医生职业,为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分级诊疗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进一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重点覆盖老人、小孩等特殊群体,以签约服务带动居民健康档案、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等各项服务的提升。

  (四)提升家庭医生服务水平。

  继续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大培训力度,全面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能力,签约服务优先覆盖老年人和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以及残疾人等重点人群。鼓励市属医院要预留部分预约号源作为优先号源,提前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家庭医生团队开放,实现“小病到社区,大病到医院”。一是推进广州·伯明翰全科医师(家庭医生)医联体共进计划,组建全科医生规范化服务师资队伍,指导全市全科医生服务示范、全科医生师资培训以及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等职能,中英双方遴选共50名师资,用两年时间为广州市内3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60名全科医师骨干开展技能培训;二是继续推进广州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师资骨干培训项目,在全市11个区遴选的市级骨干学员,委托省家庭医生滚雪球培训基地海珠区沙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用小班教学模式,对市级骨干学员进行脱产培训,规范全科医疗服务,为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模式、促进分级诊疗就医格局形成起到示范作用。

  (四)推动卫生信息互联互通。

  一是健全完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根据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推动全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统一部署,继续扩大广州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接入范围,联通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与各职能部门实现深度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推进医疗医保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共用。二是加快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不断完善和推广市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平台,努力实现全市100%公立医疗机构和符合条件的第三方独立检验检查机构接入平台。积极发展云胶片、云病理、云病历,推动检查检验资源共享,促进诊疗信息共享和调阅,提高结果互认质量水平。三是深化互联网医院建设成果。鼓励依托实体医疗机构发展互联网医院,进一步提升我市互联网医院综合实力水平。不断提高互联网医院线上诊疗服务质量,改善线上就医体验,积极推动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及药品配送服务,规范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保护居民健康隐私,为群众提供安全可靠、优质高效的诊疗服务。着力实现全民健康信息互联互通。进一步扩大平台覆盖范围,全面实现平台“一网联通”广州地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四是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利用5G通信、物联网、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兴信息技术,努力解决卫生健康信息化发展瓶颈,助力卫生健康工作智能化。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广州市卫生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0年11月24日


  (联系人:黎炎锋,联系电话:81082647)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