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 > 建议提案办理工作 > 市政协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广州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1054号提案答复的函

时间:2020-09-29 来源:本网
分享到:

  穗卫复案〔2020〕228号


农工党广州市委员会: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重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激发区域经济抗疫力的提案》(第1054号)收悉。我委高度重视,积极与市发展改革委、市应急管理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会办单位共同认真研究办理。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重塑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制机制

  1.关于全面优化应急指挥体系。2003年以来,我市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体系不断完善。一是初步形成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制,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制定了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设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公室,统一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管理和协调处置。二是应急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我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队伍、医疗救治队伍建设初具规模,已建成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和公共卫生应急处置体系。三是初步形成部门协调配合机制、多方疫情通报和共享合作机制、传染病防控协调机制、应急经费保障和应急处理工作机制。四是我市已建立了市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广泛参与的联防联控机制,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领导和组织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2017年为有效应对禽流感、埃博拉等重大传染病疫情,我市建立防治重大传染病疫情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平战结合、部门联动、上下协同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机制。五是新冠疫情期间,我市成立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设立指挥部办公室和14个专项工作组(工作专班),各区也分别成立相应的工作组(专班),在应对新冠疫情期间,各级、各部门在联防联控机制框架内,协调一致,形成合力,快速响应,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2.关于建设大应急信息化平台,改革完善公共卫生监测预警体系。我市各级政府、卫生健康部门将公共卫生现代化信息系统和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经过18年的持续投入和不断完善,全市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紧急卫生健康信息报送制度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预警机制。一是我市的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已实现对全市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直报单位达422个,一线医务人员报告信息“直达”国家、省、市、区疾控中心,实现了从诊断到报告至国家疫情报告系统平均2.5小时。2019年我市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率为99.28%,高于国家“十三五”规划要求的95%的目标要求。二是我市已建立涵盖流感禽流感、登革热、霍乱等35种法定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的疾病监测体系,监测手段包括疫情监测、症状监测、环境监测、危险因素监测、媒介监测、病原学监测等,监测人群覆盖入境人员、发热门诊肠道门诊就诊人群、重症肺炎、不明原因死亡病例、学校六大类症状人群、感冒药物购买人群、大学生流感样病例、食源性疾病人群、中毒病例等人群,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传染病疫情、中毒事件、群体性事件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网络,在新发传染病防控、传染病暴发疫情以及新冠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已初步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机制。我市已初步建立流感、登革热、禽流感等重点防控传染病暴发流行预警机制,通过病例监测、环境监测和媒介监测等监测数据,设置预警值,建立预警触发机制,适时发布预警,提醒相关部门和单位做好疫情防控。同时,积极收集国内外疫情信息,对输入传染病风险及时发布预警。四是建立风险评估制度。我市每年2次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风险评估,并根据需要,适时开展评估,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苗头进行预警。五是新冠疫情期间,在“穗康”数据的基础上,深度整合和利用现有市、区各部门各层级疫情防控系统、数据资源,建设广州市疫情防控指挥平台。通过汇聚全市疫情防治态势、重点人员监控、防疫物资储备调拨、企业复工复产信息、重要通知通告等数据资源,实现及时全面掌握全市疫情防控工作情况,助力上下各级联防联控、群防群治;通过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对各类疫情防控数据动态监测和分析研判,辅助市防控指挥部科学判断形势、精准施策防控,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虽然,广州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诚如贵单位在提案中分析所提到的,本次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也暴露出我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一些短板和不足。为加快应急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加强应急管理的制度化建设,我市深改委于7月23日印发了《关于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扬优势,安排部署“5422重点任务,即聚焦构建“5大体系”,探索开展“4项重要资源整合”,积极创建2个国家级平台”,着力建设“2个全市统一的信息平台”,从体制机制上创新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举措,计划通过2-3年建设,使广州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软硬件建设、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将广州建成国际一流健康城市和最具安全感城市。目前,市有关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正抓紧推进落实各项建设项目。

  二、关于加大对复合型公共卫生应急队伍的投资和培养

  我市高度重视高层次卫生人才引进和公共卫生应急队伍的投资和培养。一是我市于2015年颁布了《广州市高层次卫生人才引进培养实施办法(试行)》,设立广州市高层次卫生人才引进培养项目,先后4个批次引进培养医学领军人才11名、医学重点人才245名、医学骨干人才80名,通过给予引进的医学领军人才30万元的安家补贴,给予选拔培养的医学领军人才每月分别发放3000元、医学重点人才每月分别发放2000元、医学骨干人才每月分别发放1000元的工作补贴,极大带动了我市高层次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医学科研创新多出成果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得到激发,为“卫生强市、健康广州”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同时,针对基层卫生医疗和公共卫生高层次人才相对偏少的问题,我市拟在2020年度广州市高层次卫生人才引进培养项目组织实施过程中,修改客观评分标准,适当向基层医务人员,参加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人才,以及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验检测、重症医学、传染病防治、感染性疾病、呼吸性疾病、核生化医学救援等专业人才进行政策性倾斜,切实提高公共卫生人才引进培养比例。二是我市要求各卫生应急专业队伍所在单位参考《全国卫生应急工作培训大纲》,制定三年(2018-2020年)规范化培训和演练计划,各支应急队伍每年至少完成两次培训和演练,创新培训演练模式,确保培训演练实效。我市将充分发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专家委员会作用,选择标准化培训教材,落实培训大纲、学时要求和考核制度,组织开展公共卫生应急演练和培训,并结合今年的演练季活动,组织开展公共卫生生物安全应急演练、化学中毒事件应急演练以及新冠肺炎专题培训等系列年度演训项目。三是我市每年均组织针对全体医护人员的新发突发传染病应急技术培训。在发生新发传染病或登革热、人禽流感等常见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时,均及时组织开展诊疗、防控技术培训,近3年年均应急相关培训超过10次。每年组织市区疾控部门和医疗机构举办2-3起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应急演练。四是新冠疫情期间,迅速组建市、区两级流行病学调查队伍和应急消杀队,全力做好病例追踪、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甄别排查、疫点处置等疫情处置工作。同时,着力做好数据分析、精准调查和风险研判,定期报送广州卫生健康信息快报,疫情动态专报,及时开展输入疫情、重点疫情等专家评估,为政府决策参考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针对本次疫情暴露的不足和短板,《意见》明确提出要建设一批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支持在穗医科院校及其附属医院加强公共卫生学科和专业建设,着力培养解决病原学鉴定、疫情形势研判和传播规律研究、现场流行病学调査、实验室检测等实际问题的人才。分级分类组建卫生应急队伍,建立多学科、多部门的公共卫生团队。建立疾控中心和高校、医院、企业之间的技术培训与演练合作机制,完善突发情况下不同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相互支援机制。建立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等。目前,市有关部门正抓紧认真贯彻落实,切实提升我市传染病监测预警、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学检测等方面的能力。

  三、关于建立应急物资供应链平台和中心区域级物资储备库

  目前我市已初步建立了应急物资储备体系,明确了应急物资储备的品类、数量和储备方式等,实施应急物资储备动态轮换管理,确保应急时储备物资调得动用得上。一是完善应急物资政府储备。完善医药储备目录,及时优化调整医疗物资的品类、规模、结构,将口罩、红外体温计、防护服、头套等防疫物资纳入政府储备目录,进一步提升储备效能。二是完善应急物资生产储备。建立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供企业清单和动态管理制度,组织企业抓好重点医疗物资生产,积极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面临的原料、零配件、设备、运输等问题,确保医疗物资紧急时刻找得到、产得出、调得快、用得上。三是完善应急物资储备调拨机制。健全各类储备物资的应急配送中心和供应网点,完善健全应急物资储备调拨组织指挥体系,形成一套反应迅速、效果较好、操作性强的调拨机制。

  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健全实物储备与生产能力储备相结合的储备机制,完善物资储备目录,科学优化调整储备品类、规模结构,加强口罩、防护服等医用防护物资储备,对应急物资实行集中管理、统一调拨、统一配送,推动应急物资供应保障网更加高效安全可控。同时,针对提案中“健全卫生应急物资信息化管理制度”、“建立统一的应急物资综合管控标准体系”,我市将抓紧组织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相关政策,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不断强化管理机制、不断提高物资储备的智能化、信息化和标准化水平。

  感谢贵单位对我市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专此函达。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0年9月28日


  (联系人:李杰、李明利,联系电话:83274399、81328481)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