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广州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1069号提案答复的函
穗卫复案〔2020〕225号
程莉莉等委员:
你们在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提高健康管理水平的提案》(第1069号)收悉。我委会同市委宣传部、市财政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医疗保障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总工会等单位进行了认真研究,认为你们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针对我市健康管理存在的相关问题,从加大市民健康管理宣传力度、落实用人单位定期体检、搭建健康管理数据共享平台、体检套餐费用由医保资金统筹报销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对于提高我市卫生健康工作水平、提升民生福祉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值得我们在今后工作加以借鉴和落实。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大市民健康管理宣传力度
我市重视市民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开展经常性、社会性的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引导市民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从而逐步提高市民的健康素养水平。据抽样监测,2019年我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27.82%,提前达到2022年全国22%、全省25%的预期性目标。全市健康宣传宣教主要工作有:
(一)构建门类齐全的健康科普平台。充分利用信息社会传播平台众多的优势,不断完善各类健康科普平台,持之以恒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报刊类有:《广州卫生健康》(半月刊)、广州日报“健康有约”(每周一版)、《广州人口与健康》、《图说健康》(墙报)电视类有:广州广播电视台“健康羊城”、“人啊人”、“科学大求真”栏目,广东广播电视台“科普一分钟”栏目。电台类有:广州电台“健康羊城”、“人口时空”栏目。热线类有:广州12320卫生热线。网站类有:广州市健康教育馆(www.gzhe.net)、广州市青少年科技中心。微信系列有:广州卫健委公众号、广州市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公众号、广州疾控i健康公众号、广州健康通公众号、广州科协公众号、广州院士中心公众号、科普广州公众号、广州市青少年科技中心公众号、“健康羊城”订阅号、科学大擂台小程序。抖音、快手、澎湃、南方号等有:“健康羊城”、科普广州。视频类有:远程视频机健康科普平台。此外,还通过地铁、移动公交、公信屏等社会公益广告平台投放公益广告。
(二)建设可供互动体验的健康科普基地。此类基地主要用于市民参观体验或教学培训,现有健康科普平台有:广东省科学中心八大主题展馆的“人与健康”展馆,包含“人体的奥秘”、“科技与健康”和“我的健康生活”三大区域42个展项,展示人体结构和功能、医学技术与健康、科学生活方式与健康等方面内容。市一医院的“广州市公众急救教育与传播科普基地”。市妇儿医疗中心的“广州市智慧健康科学技术普及基地”。广州血液中心的“广州血液中心科普基地”。市红十字会医院的“广州市科学膳食营养科普展厅”。
(三)建设便民惠民的网上健康展馆。市卫健宣教中心建设的“网上公众健康教育馆”,设有“百病防治”、“生活健康”、“中医养疗”、“人群保健”、“核心信息”、“本地服务”等板块信息。该馆可提供27个专科系统7000多种疾病、2000多项辅助检查的相关就医知识查询;保持电子科普图书免费在线阅读功能,提供九大类700多本健康科普类书册在线;保持多项健康指标自我测评,以及提供原创科普展图、视频、游戏在线观看或体验;收集和发布各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和各级医院的健康教育讲座预告信息。
(四)针对目标人群开展健康科普传播。针对健康知识需求量大、人群集中度高、宣教效果有保障的四类目标人群特点,开展不同形式的健康科普传播活动:一是社区居民目标人群。宣传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2015年版)》,2019年共发放健康教育印刷资料12162种5403273份,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资料8381种61554次287971小时,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509个更换3551次,举办健康教育讲座4427场共424641人次参加,举办公众健康咨询活动3156场共285001人次参加。二是农民目标人群。落实科普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计划,建设科普特色村、科普小镇、科普乡村e站等。2019年制作发放印有预防登革热宣传内容的驱蚊水3500支、宣传折页《知晓您的血压》、《控制血压,享受健康生活》20万张;市农业农村局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设置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共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893人。三是学生目标人群。建设学校常见病健康教育课件库及安全应急与避险课件库,推广登革热防控多媒体教材,组织编写了《广州市健康教育参考用书》系列丛书。持续开展广州院士专家校园行、“中小学生疾病预防”健康教育课件征集比赛、“世界无烟日”期间开展“青少年拒吸第一支烟”等学校主题宣传活动。2018年启动全市高一(职一)学生徒手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普及教育工作,2019年培训35233名学生并发放培训证。四是老年人目标人群。发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的作用,增强社区计生专业队、助老员、社工、义工、网格员对老年人的服务功能,构建“点对点”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体系;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老年教育,发挥30个示范性基层老年协会的引领作用,搭建老年教育文化体育活动平台。
(五)打造喜闻乐见的健康宣传品牌。每年组织开展竞赛类、活动类健康科普活动。其中,竞赛类科普活动通过组织专业健康教育工作者比赛,持续培育有较高专业素养的健康教育工作队伍,获奖作品用于科普传播,目前每年举办的比赛有广州市卫生健康系统“健康杯”科普竞赛、广州市公民科学素质竞赛、广州市居民健康素养知识竞赛活动、广州市健康教育好讲师比赛;活动类健康科普活动通过开展市民宣教活动,提供健康讲座、咨询及其他体验活动,目前每年举办的活动有市卫生健康系统的广州市健康教育周、合理膳食科普传播、世界无烟日、世界艾滋病日、“健康中国行”广州市主题活动等,市科协系统的广州院士专家校园行、广州科普一日游、广州科普游自由行、广州科普大讲坛等。此外,针对儿童、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疾人、流动人口等重点人群,每年还组织实施健康素养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开展针对性强、参与度高、效果良好的健康教育活动。
二、关于落实用人单位定期体检
我市高度重视市民健康隐患排查工作,除宣传引导市民定期健康体检外,市财政还安排资金为部分一线职工、困难企业职工免费健康体检。重点工作是加强《职业病防治法》的贯彻落实,狠抓用人单位职业健康检查,督促用人单位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提高用人单位职业卫生防护能力和劳动者自我防护意识。
(一)完善职业健康检查体系。加强职业健康服务机构建设,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在2019年12月底前每个区至少确定一家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的要求,我市现有职业健康检查机构28家,专业技术人员652人;职业病诊断机构2家,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医师102人。加强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质量控制,在市职业病防治院成立职业卫生质控中心,建立健全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质量控制评价和考核体系,定期对全市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进行业务指导、培训、督查和质量评价,主动向社会、用人单位、劳动者公布评价结果。2020年市财政安排职业病卫生评价检测经费900万元。
(二)加大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监督力度。市、区两级卫生监督所通过开展双随机监督执法,严肃查处违规开展职业健康检查、未履行职业健康信息报告义务等违法违规行为。至今年8月底,我市矿山、冶金、化工、建材等十类重点行业用人单位847家、劳动者总数194535人、接触职业病危害劳动者44748人,其中已完成在岗职业健康检查36739人,体检率82.1%,预计2020年底能达到90%以上。
(三)组织免费健康体检活动。自2013年起,市总工会每年预算专门项目经费,委托专业体检机构向全市一线职工提供健康体检服务,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2700万元,为全市14.37万名环卫工、建筑工、快递小哥等一线职工免费体检;每年安排专项资金100万元,用于开展困难企业、一线企业女职工免费两癌筛查。
(四)加强职业健康宣传教育。以外来务工人员密集的社区为重点,联合区、街道、社区开展职业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利用居民活动室、阅览室等场所建立职业健康常态化宣传阵地,倡导“健康生活、健康工作”理念。搞活创新宣传模式,2016-2020年举办了5期职业健康宣传周活动和4届职业安全健康文化论坛,2018-2020年连续三年制作一批反映职业健康工作的微电影和短视频、组织卫生监督员模拟典型案例办案过程以案释法拍摄公益宣传片,投放到地铁、楼宇宣传栏、电视台等媒体。2020年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万多份,宣传折页40多万张,职业健康宣传进企业3532家、进社区464个、进村居15个、进学校37间、进家庭4055个、进公共场所70个、进机关54个。广泛发动企业、行业协会开展职业病防治宣教活动,2020年分别安排资金173万、75万在广州修造船行业、制药行业开展工伤预防培训。
三、关于搭建健康管理数据共享平台
我市紧跟信息化发展浪潮,大力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市财政每年均安排资金用于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推进各医疗卫生机构及市民电子健康信息互联互通,开发电子服务软件,为市民提供高效、安全、便捷的电子自助服务。
(一)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落实2018年国家出台的《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有关要求,指导各医院开通互联网医院,对接省互联网医院监管平台,按规范提供互联网诊疗服务。截至今年7月底,全市有45家医院开设了互联网医院,34家正在接入省平台。在已开设的45家互联网医院中,公立医院33家,民营医院12家;三级医院32家,二级及以下医院13家,注册医生3488人,注册药师113人。今年1-8月,共提供诊疗服务(不包括咨询)145245人次。
(二)推进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我市2012年已完成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搭建,近年来着力推进医疗信息互联互通,通过平台互联全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实现部门间、机构间以“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数据共享与交换。目前广州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已联通全市11个区、全部省部属三级医院、市属医院、公卫机构、大部分区属医院(含医院、妇幼保健机构、专科疾病防治机构)及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295家医疗机构,实现了全市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平台集聚了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信息,让原本碎片化的个人医疗、健康信息得以整合共享,为各医疗机构提供了互联互通基础数据和业务协同平台,并横向实现了与公安、发改、民政、医保等部门的数据共享。在库实名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超过3600万份,并通过广州健康门户、“广州健康通”移动医疗健康门户、“广州健康通”微信公众号向居民开放,自助查询个人健康档案信息。
(三)推进互联网便民惠民服务。一是不断完善“广州健康通”掌上便民服务功能。目前“广州健康通”汇集124家大型医院(含全部三甲医院)号源,为群众提供预约挂号、医疗缴费、导航导诊、排队候诊、接种预约、健康档案查询、检验检查报告查询、出生证预约、家庭医生签约等便民服务,注册用户数近400万人。今年上半年实现与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政务服务“穗好办”平台对接,及时更新发布新冠肺炎疫情最新动态、发热门诊地图, 提供在线问诊、日常防护指引、健康自查及智能导诊等服务。二是成功推广电子健康码上线。分期分批推进各类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系统与电子健康码的对接,全面实现实名制就医和医疗健康服务的“一码通行、全国通用”。2019年6月14日,广州成功首发电子健康码,居民群众通过电子健康码可以享受妇幼保健、计划免疫、家庭医生签约、义务献血、慢病管理等智慧公卫服务。目前广州地区已有89家医院和9个区接入并启动应用,用码数达到1690万人次。三是逐步扩大检验检查结果互认范围。2019年开展试点应用,今年逐步扩大互认范围,目前15家市属医院、海珠区辖内7家省部属医院、海珠区和南沙区的区属医院、基层医院均已接入互认平台。
(四)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各医院在新技术融合创新上积极探索,大力推动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中的发展应用,实现多个首次突破: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完成了全省首例5G远程超声诊断;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签发国内首张出生医学证明电子证照,率先在全省实现了医疗电子票据开具并开出全省首张区块链电子发票;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现了医院物流机器人配送、番禺中心医院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实现智慧药房等。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获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五级乙等认证,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在智慧医疗上的突出表现入选了国家2019“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十佳医院,今年6月又顺利通过国家电子病历应用水平七级评审,成为第一批也是华南地区首家通过国家电子病历应用水平七级标准的医院。
(五)推进医院精细化管理。开发了广州市基于大数据的医院精细化管理和医疗服务监管平台,助力医院深入精细化管理运营,确保对医院成本的全面控制,促使医院向着高质量、低消耗、高效益的方向发展,达到医疗资源整合的目标。
四、关于体检套餐费用由医保资金统筹报销
国家、省医保政策规定,参保人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范围、诊疗项目范围、医疗服务设施范围和支付标准的规定,界定权限在国家和省级医保部门。根据《广东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粤劳社〔2000〕304号)中“各种健康体检,如婚前检查、旅游体检、职业体检、出境体检等费用”属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不予支付费用的诊疗项目”的规定,目前健康体检(含健康管理服务项目)费用未能纳入我市医保基金支付范围。
下一步,我委及各相关会办单位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的指示精神,借助《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的实施和我市即将出台《健康广州行动(2019—2030年)》的契机,按照你们提出的相关建议,组织实施以下工作:
一是加大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力度。加强顶层设计,组织修订《广州市健康促进管理规定》(暂定名)。完善工作机制,健全我市健康科普专家库和资源库,构建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建立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绩效考核机制。分解目标任务,对照《健康广州行动(2019—2030年)》,细化并落实各相关部门、单位健康科普工作职责。拓宽健康宣教渠道,继续深入开展健康教育“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公共场所”活动,会同主流媒体普及宣传,丰富健康科普形式及内容,广泛挖掘健康教育潜力。
二是加强防控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建立健全职业健康长效体制机制,加快推进镇街职业健康纳入综合行政执法内容。加强市职业病防治院和市、区两级疾控中心建设,提升职业病防治技术服务保障能力。深化重点行业领域职业病危害专项整治,打好尘肺病防治攻坚战和进一步完成“十三五”规划任务。强化职业健康日常监督执法,加大对市场上不正规健康管理机构无照经营行为查处力度,督促用人单位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提高用人单位职业卫生防护能力和劳动者自我防护意识。扎实推进职业健康保护“七进”活动。
三是加快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范围。积极向上级医疗保障部门反映情况,探索解决服务项目收费及纳入医保支付问题。整合广州地区现有医疗卫生资源,连通综合(专科)医疗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拓展远程病理诊断、远程医学影像诊断(含影像、超声、心电图等)、远程监护、远程会诊、远程病例讨论等远程服务内容,推动互联网医疗、远程医疗取得实效。不断拓展“广州健康通”功能,为居民提供个性化健康预警、评估和宣教服务,智能化推送健康知识和年度健康报告。计划启动公共卫生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实现医疗机构与公共卫生机构之间数据互联互通,各条线系统统一登录和数据共享共用,进一步发挥医疗大数据的功能,实现对居民健康全周期管理。
感谢你们对我市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委将对照第1069号提案中的宝贵建议,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抓好落实并及时将有关工作进展向你们反馈。
专此函达。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0年9月25日
(联系人:陈汉伟;联系电话:8327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