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广州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1073号提案答复的函
穗卫复案〔2020〕181号
市政协社会法制民族宗教委员会(社会福利界):
《关于关注儿童身心健康,降低病残发生率的提案》(第1073号)收悉。你们的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推进我市降低儿童病残发生率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我委经认真研究,并综合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和市残疾的会办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已开展的工作情况
(一)强化医教结合。
1.开展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作为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州市卫生健康委高度重视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工作。2012年,制定了《广州市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工作规范》、《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申报标准》、《托幼机构卫生保健检查标准》及《广州市托幼机构日常工作评价操作表》,编写了《广州市托幼园所卫生保健人员岗前培训教材》,通过机构资格准入、年度卫生保健工作督导、年度校验和幼儿园等级评估等方式对托幼机构进行监督,不断规范托幼机构及卫生保健人员管理。全市幼儿园校医、保健医生上岗前须通过市级妇幼保健机构组织的岗前培训并考核合格,其中包含儿童心理行为相关培训和考核。同时,市区两级妇幼保健机构每年也会针对社区卫生保健医生和幼儿园校医及有关人员进行儿童心理行为知识培训,提高知识水平和识别能力。2019年全市在册管理幼儿园2000余家,托幼机构保健人员4000余人,基本实现每家托幼园所有1名以上保健人员。2019年托幼机构儿童健康管理率99.99%。
2.完善特殊儿童少年转介安置运行机制。市教育局联合市卫生健康委、市残联等六部门出台《关于特殊儿童少年转介安置的工作意见》的通知(穗教发〔2016〕68号),成立广州市特殊儿童少年转介安置指导中心,综合指导特殊儿童入学。
3.加强学校卫生队伍建设。市教育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广州市学校卫生工作实施意见》,明确我市学校卫生工作管理机制、人员配备、投入保障、考核评价等工作要求,推进学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配置工作。截至2020年6月,我市中小学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配备率从2016年45.03%上升到87.6%。
4.建立部门协作的学校卫生工作推进机制。推进全市中小学校卫生副校长选聘工作,指导学校通过加强入学体检、定期体检,结合学生平时行为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家长带疑似发育障碍学生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5.加强学科建设,提供诊疗服务。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及开设精神心理专科的医疗卫生机构均可为儿童精神心理发育类疾病的患者给予诊断。例如,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儿少科自2012年建科以来,学科建设的主攻方向为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疾病、心理卫生问题的诊治及相关教学科研。针对患儿的不同情况,结合药物治疗,开展适于儿童青少年心理特点的综合治疗模式,包括社交技能训练、个体心理治疗、团体心理治疗、家庭治疗、沙盘游戏治疗以及专门针对青春期的话题等多种治疗方法相结合。该科成立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防治中心,开展ADHD综合干预,包括针对患儿的团体行为训练及针对父母的辅导训练。
6.加强儿童康复服务,探索社区康复模式。在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医疗卫生、教育、残联和民政的努力下,我市精神心理发育障碍儿童的康复工作发展迅速。据了解,广州市康纳学校(广州儿童孤独症康复研究中心)是广州市残联所属事业单位,是国内第一所专门为16岁以下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提供义务教育、早期教育、早期干预、康复治疗、科学研究的公立全日制特殊教育学校与康复机构,具有一支资深的孤独症康复教学经验且极具爱心的教职工队伍。2018年9月,广州康纳学校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共建“语言障碍康复协同研究基地”,是康纳学校开展孤独症科研工作的一个新起点,以更好地服务孤独症群体。我市积极倡导以社区为基础有效的社会支持体系,拥有首个针对孤独症儿童进行康复治疗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昌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孤独症进入社区康复提供形式多样的服务开始了新探索。
(二)加强残疾预防知识宣传。
1.强化健康知识、特殊教育政策宣传。督查学校落实健康教育工作,确保开足开齐课程。利用各种主题节日契机,开展主题演讲、手抄报评比、知识漫画比赛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增强师生健康意识。与广州医科大学、广东药科大学等高校合作,深入开展“健康教育进校园”活动,内容覆盖残疾防控,服务学校扩展至300多所,每年覆盖学生约30万人次。与广州市扬爱特殊孩子家长俱乐部合作,以多种形式开展“融爱行”项目,加强特殊教育政策宣导工作。
2.持续开展体质健康调研监测。督促各区各校落实体质健康调研,全面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规范学生体质健康数据测试管理,2018-2020年组织第三方每年对约42万学生开展体质健康统一测试。推广运用“广州市学生健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在实现学生体质与健康档案“一生一档”的基础上,推出“广州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微信公众号,向家长提供监测报告和健康指导,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疾病防控、膳食营养和科学锻炼等共性和个性化指导意见。
3.通过多种途径普及残疾预防知识。一是通过家长课堂对残疾儿童家属宣传残疾预防及康复知识,宣传和解读残疾预防知识,提高家长的预防残疾意识、对于儿童发育异常情况予以关心和观察。二是通过电视、网络、公众号等平台向公众宣传,先后拍摄《精神障碍者的摆渡人》《听无能 爱有声》《同撑保护伞 共筑新生活》《残疾预防 终身幸福》等公益宣传片公开播放,提高公众残疾预防意识。三是通过培训基层康复工作者及康复定点机构的从业人员,提高基层康复从业人员的康复知识。四是通过深入基层指导,传授实用技术,持续加强基层康复服务从业人员残疾预防及康复知识的培训力度,提高残疾预防责任和意识。通过指导家长、基层康复从业人员尽早识别孤独症、发育迟缓、障碍等发育性疾病,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
4.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降低儿童病残发生。我市充分利用“世界自闭症日”、“世界精神卫生日”等重大卫生纪念日,开展多种形式、多种媒介的自闭症知识科普宣传活动,提高人们对自闭症患儿的关注,降低公众“病耻感”。我市通过加强儿童精神心理发育类知识的宣传,普及“自闭症”、“多动症”“精神发育迟滞”等相关疾病知识,让家长及时带孩子进行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筛查,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致残率。
5.宣传卫生健康政策和科普知识。通过开展城市社区健康教育、农村社区健康教育、医院健康教育、卫生计生机构控烟、中小学校健康教育等工作,进一步提高机构健康教育水平;通过制作家庭急救、牙齿健康、儿童护眼等系列专题节目,进一步提升公众卫生健康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通过“健康教育周”等大型宣传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参与公众健康教育、管理自我健康的热情。
持续开展健康知识普及行动,以《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为基础内容,不断提升我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通过家庭教育提高儿童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部分医院已开发有自助测评系统,如市妇儿中心“保健熊”等APP中可进行儿童心理行为的早期筛查。医院的公众号不定期宣传儿童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公众认识。
(三)残疾报告干预相关工作。
1.组建残疾预防及综合干预专家库。2018年,我市出台《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 广州市教育局 广州市民政局 广州市财政局 广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广州市残疾预防及综合干预专家库管理办法的通知》(穗残联规字〔2018〕5号)文件,并建立了残疾预防及综合干预专家库。首批遴选入库的专家共135名,主要涉及医疗康复、教育和社会工作领域的专家,为落实《广州市残疾预防行动方案》,开展残疾障碍未成年人综合干预工作奠定了基础。
2.积极开展残疾预防综合干预技术指标建设工作。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和综合干预专家库的专家针对我市残疾人人口的致残原因以及各类残疾在预防、诊断、康复等层面进行讨论,初步形成综合干预效果评价指标;
3.积极推进儿童福利保障体系建设。加强收养的孤残儿童的养护、医疗、康复和教育等服务工作,促进困境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一是出台了《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转发广东省“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项目实施细则的通知》《关于转发进一步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工作意见的通知》等系列保障政策,不断完善和落实困境儿童的家庭监护尽责、强制报告和分类救助帮扶等工作措施,全市1.7万余名困境儿童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同时被列为各区和相关单位的重点关爱帮扶对象。二是市儿童福利院建立了心理康复训练基地,摸索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心理健康评估和教育课程体系,长期以来持续加强与行业内专业的医疗机构、社会组织合作,不断探索和完善心理健康辅导及康复工作机制,取得了较好成效。三是依托市儿童福利院、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设广州市儿童综合康复中心,优化儿童福利机构区域布局,促进儿童综合康复能力升级提质,着力打造集养育、治疗、教育、康复、救助、科研、培训“七位一体”的儿童综合康复中心,得到了民政部、省民政厅的大力支持,市儿童综合康复中心已于2020年6月1日正式挂牌。
二、针对委员建议的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落实我市残疾预防相关工作。根据《广州市残疾预防行动方案》(穗府办〔2017〕41号),积极做好我市残疾预防相关工作。例如:2020年8月5日市卫生健康委与市残联就残疾预防相关工作进行会商,议定由市卫生健康委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及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发现的需进行综合干预的阳性个案,通过信息化对接的方式提供给市残联,由市残联进行综合干预和救助服务。
(二)继续做好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依据《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和《广州市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工作规范》等政策规范,结合基本公共卫生的管理要求,积极配合做好相关工作的监督指导,协调市、区两级妇幼保健机构对辖区内托幼机构做好包括膳食营养、体格锻炼、健康检查、卫生消毒、疾病预防等在内的卫生保健工作的业务指导。
(三)进一步健全困境儿童分类救助帮扶制度。不断拓展儿童福利机构“养、治、教、康”等社会服务功能,切实维护好困境儿童的合法权益。一是加大对残疾和重病困境儿童的早期干预、发现报告、精准帮扶等工作力度,加强专(兼)职儿童工作人员专业培训,有效衔接社会各方资源,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心理康复、医疗救治、社会融入等方面的专业优势,形成主动及时、科学有效的服务保障合力。二是坚持“兜底+适度普惠”相结合原则,大力加快市儿童综合康复中心建设,在落实孤弃儿童、流浪未成年人等民政服务对象兜底保障责任的基础上,面向社会困境儿童拓展服务,全力打造服务一流、设备先进、人才齐备、社会声誉良好的儿童综合康复中心,建成全国儿童福利机构的示范标杆。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
2020年9月16日
(联系人:方圆,联系电话:81085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