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 > 建议提案办理工作 > 市政协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广州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4067号提案答复的函

时间:2020-09-22 来源:本网
分享到:

穗卫复案〔2020〕172号


黄光烈等委员:

  你们在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建立市民终身健康知识普及体系 提高全民健康科学素养的提案》(第4067号)收悉。我委会同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委编办、市教育局、市科协等单位进行了认真研究,认为您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针对推动我市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发展的建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值得我们在今后工作加以借鉴和落实。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市健康教育基本情况

  我市高度重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开展经常性、群众性、社会性的健康科普活动,逐步提高市民的健康素养水平。2019年,我市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水平为27.82%,提前达到2022年全国22%、全省25%的预期性目标。

  (一)机构人员。

  1、行政层面。市卫生健康委(宣传处)负责全市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配备1名专职人员;区级均配置有专或兼职人员,街镇基本是兼职人员负责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

  2、技术层面。市级公共卫生机构有市卫健宣教中心、市疾控中心,主要承担健康促进与教育干预和传播工作,市级医疗卫生机构配合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区级健康教育机构除番禺区独立设置,其他区设在区卫生健康局或区疾控中心的内设科室,共有专兼职人员51人,最多的8人(增城区),最少的1人(南沙区),全市10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000多名医护人员协同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二)工作依据。

  1、国家层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健康中国行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案的通知》《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

  2、省层面:《广东省爱国卫生条例》《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健康广东行动的实施意见》《健康广东行动(2019—2030年)》。

  3、市层面:《“健康广州2030”规划》《广州市建设健康城市规划(2011-2020年)》《广州市爱国卫生工作规定》。

  4、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出台的规范性文件。

  (三)工作经费。

  每年市财政均有健康促进与教育经费预算,其中我委2018年314.7万元、2019年433万元、2020年326.68万元;市卫健宣教中心(2018、2019年为机构合并前的原市健康教育所)2018年285.98万元、2019年337.33万元、2020年512.37万元。各区健康教育机构另行向区财政申请预算。

  (四)工作机制。

  1、市爱卫会协调机制。市爱卫会主任由市长兼任,副主任由分管副市长兼任,成员由各区区长、相关部门及机构主要领导担任,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健康委(爱卫处),承担我市国家卫生城市日常管理及每3年接受国家复审的任务。《国家卫生城市标准》有八大专项,健康促进与教育是其中一个专项,跨部门工作问题在迎复审过程中可以得到较好的协调解决。

  2、市建设健康城市联席会议协调机制。第一召集人是市长,第二召集人是副市长,成员由各区区长、相关部门及机构主要领导担任,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健康委(爱卫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建设健康城市的工作部署。

  3、医校卫生应急信息共享机制。各区卫生健康局、教育局均签订了医校卫生应急协议,全面加强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信息共享。

  4、卫生健康副校长机制。各中小学校落实聘任兼职卫生健康副校长,至少配有一名专(兼)职人员负责健康科普工作,寄宿制中小学校或600名学生以上的非寄宿制中小学校校医配备率从2016年45.03%上升到2020年7月87.6%。

  (五)科普平台。

  1、报刊:《广州卫生健康》(半月刊)、广州日报“健康有约”(每周一版)、《广州人口与健康》、《图说健康》(墙报)。

  2、电视:广州广播电视台“健康羊城”、“人啊人”、“科学大求真”栏目,广东广播电视台“科普一分钟”栏目。

  3、电台:广州电台“健康羊城”、“人口时空”栏目。

  4、热线:广州12320卫生热线。

  5、网站:广州市健康教育馆(www.gzhe.net)、广州市青少年科技中心。

  6、微信:广州卫健委公众号、广州市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公众号、广州疾控i健康公众号、广州健康通公众号、广州科协公众号、广州院士中心公众号、科普广州公众号、广州市青少年科技中心公众号、“健康羊城”订阅号、科学大擂台小程序。

  7、抖音、快手、澎湃、南方号:“健康羊城”、科普广州。

  8、视频:远程视频机健康科普平台。

  9、其他:地铁、移动公交、公信屏等公益广告平台。

  (六)科普品牌。

  1、科普基地:(1)广东省科学中心八大主题展馆的“人与健康”展馆。包含“人体的奥秘”、“科技与健康”和“我的健康生活”三大区域42个展项,展示人体结构和功能、医学技术与健康、科学生活方式与健康等方面内容。(2)市一医院的“广州市公众急救教育与传播科普基地”。(3)市妇儿医疗中心的“广州市智慧健康科学技术普及基地”。(4)广州血液中心的“广州血液中心科普基地”。(5)市红十字会医院的“广州市科学膳食营养科普展厅”。

  2、网络展馆:市卫健宣教中心的“网上健康教育馆”,设有资讯厅、知识库、阅览室、展览厅、演播厅、游戏厅、测评室、活动室等八个虚拟场馆,并收集和发布各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和各级医院的健康教育讲座预告信息。

  3、手机应用软件:“广州健康通”微信公众服务号、“广州健康通”APP预约挂号服务体系,为居民提供“随时随地触手可及”包括健康科普信息推送、检验检查报告查询、移动支付、用药智能提醒、医院导航导诊、医患互评等医疗信息化服务。

  4、健康宣传品牌:(1)广州市卫生健康系统“健康杯”科普竞赛。(2)广州市健康教育好讲师比赛。(3)广州市健康教育周活动已经开展了二十届,成为深受市民欢迎的健康教育工作品牌。(4)“健康中国行”活动,每年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开展广州市主题活动。(5)市疾控中心合理膳食科普传播活动。(6)围绕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中国科协科普工作要点》,打造了广州院士专家校园行、广州科普一日游、广州科普游自由行、广州科普大讲坛、广州市公民科学素质竞赛等一批含有健康元素的科普品牌。

  (七)专家库建设。

  1、市卫健宣教中心:广州市健康教育专家团37人,广州市健康教育好讲师团105人,广州市健康指导员1566人。

  2、市科协:广州市科协专家库专家(研究领域涉及医学健康类)1356人。广州科普名师(研究领域涉及医学健康类)120人。全市注册的科普信息员1.7万人。

  (八)资料库建设。

  1、市卫健宣教中心:“广州市健康教育馆”设有“百病防治”、“生活健康”、“中医养疗”、“人群保健”、“核心信息”、“本地服务”等板块信息。提供27个专科系统7000多种疾病、2000多项辅助检查的相关就医知识查询;保持电子科普图书免费在线阅读功能,提供九大类共700余本健康科普类书册在线;保持多项健康指标自我测评,以及提供原创科普展图、视频、游戏在线观看或体验。

  2、市疾控中心:(1)政府云平台服务器健康科普资源库收录200多个视频资源和2万多条知识点,陆续向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和公众开放。(2)广州12320卫生热线健康知识库收集6415条知识点,用于回答市民关于卫生医疗政策以及疾病预防方面的电话咨询。

  3、市科协:广州市公民科学素质竞赛题库“生命与健康”类题目2512题。

  (九)主要工作。

  1、健康创建活动。目前,越秀区正在创建国家健康促进区、番禺区正在创建省健康促进区,正待上级评估验收;海珠、荔湾、天河、花都、增城等5区经报区政府同意,正式启动省健康促进区创建工作,并递交创建申报书。各类健康“细胞”创建成果丰硕,截至2019年底,全市累计创成健康社区195个、健康村243个、健康机关(单位)109个、健康医院154个、健康学校246个、健康幼儿园168个、健康企业117个、健康家庭631538个。

  2、健康科普传播。针对四类目标人群,开展不同形式的健康科普传播活动:一是社区居民目标人群。宣传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2015年版)》,2019年共发放健康教育印刷资料12162种5403273份,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资料8381种61554次287971小时,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509个更换3551次,举办健康教育讲座4427场共424641人次参加,举办公众健康咨询活动3156场共285001人次参加。二是农民目标人群。落实科普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计划,建设科普特色村、科普小镇、科普乡村e站等。2019年制作发放印有预防登革热宣传内容的驱蚊水3500支、宣传折页《知晓您的血压!》、《控制血压,享受健康生活!》20万张;市农业农村局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设置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共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893人。三是学生目标人群。建设学校常见病健康教育课件库及安全应急与避险课件库,推广登革热防控多媒体教材,市教育局组织专家编写了《广州市健康教育参考用书》系列丛书。持续开展广州院士专家校园行、“中小学生疾病预防”健康教育课件征集比赛、“世界无烟日”期间开展“青少年拒吸第一支烟”等学校主题宣传活动。2018年启动全市高一(职一)学生徒手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普及教育工作,2019年培训35233名学生并发放培训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全市34万名教职工参加防疫培训,参训率100%。四是老年人目标人群。发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的作用,增强社区计生专业队、助老员、社工、义工、网格员对老年人的服务功能,构建“点对点”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体系;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老年教育,发挥30个示范性基层老年协会的引领作用,搭建老年教育文化体育活动平台。

  3、健康宣传活动。一是针对专业队伍开展主题竞赛活动。为了提高基层健康教育专兼职人员开展科普传播的能力,至今广州市健康教育好讲师比赛举办了九届,广州市医院健康教育传播材料设计比赛举办了五届,广州市卫生健康系统“健康杯”科普竞赛举办了三届。二是针对群众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市科协、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等24家科普资源单位联合开展健康主题科普游活动,2019年开展了107场,今年下半年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允许将恢复举办。每年结合各类主题宣传日和全市疾病防控重点,深入基层到最需要获得健康知识的地方开展健康主题宣传,把“健康知识”送到家门口。每年开展一届的健康教育周活动,至今已经开展了二十届。自2016年开始,结合上级部门要求,组织开展“健康中国行”活动。三是每年结合防控登革热、世界艾滋病日等,深入开展传染病、慢性病等主题宣传活动。四是依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的实施开展公众急救科普教育进社区,依托“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开展农村数字电影健康科普促进等项目。

  4、媒介健康传播。开发制作电视宣传片、宣传画、折页、展板等,利用公交地铁、电视台、城市电视、大型电视墙LED彩屏、本地媒体等投播公益广告宣传片。在建筑工地外墙和报亭灯箱等媒体投放平面公益广告。统筹管理全市各级卫生健康部门微信公众号,权威准确传播健康知识。每年结合防病重点发送短信、网信。

  5、国家卫生城市专项任务。承担国家卫生城市健康教育专项,借助国家卫生城市每3年接受一次复审的契机,协调解决跨部门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的重大问题,推进健康教育工作在各区域、各单位健全长效机制,持续推进健康知识传播活动,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6、监测评估。每年组织开展一次广州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监测,评估我市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实施效果。2017年、2018年、2019年我市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水平分别为22.6%、25.4%、27.82%,提前达到2022年全国22%、全省25%的预期性目标。

  二、提案中若干问题的办理意见

  (一)关于加强顶层设计的问题。

  去年以来,我市大力加强健康教育顶层设计,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健康广东行动的意见》《健康广东行动(2019—2030年)》,市政府拟出台《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健康广州行动的意见》《健康广州行动(2019—2030年)》,现已进入审批环节。健康知识普及行动是其中一个专项,提出了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预期性指标,居民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主动提供健康指导等倡导性指标,完善健康科普专家库和资源库、构建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建立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绩效考核机制等约束性指标,并明确了各相关部门的工作措施及职责分工。二是组织开展《广州市健康教育管理规定》修订工作,正在开展调研起草工作,争取纳入政府规章修订目录清单,进一步规范我市健康促进与教育各个层面的工作。

  (二)关于加强卫生健康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

  “健康广州行动(2019—2030年)”正式实施后,将进一步加强卫生健康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在现有各类健康科普专家库基础上,着重加强以下几方建设:一是继续充实健康科普专家库,完善专家库管理制度,现已征集卫生健康系统健康科普专家名单305人。二是整合卫生计生队伍、社区网格管理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等各方力量,指导参与健康科普工作。三是建立健康科普志愿者队伍,定期组织培训,提升志愿者的健康知识与技能,提高协助开展健康科普活动的素质与能力。

  (三)关于拓宽科普途径的问题。

  今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有效激发了社会各界传播防疫知识、健康知识的热情,为今后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夯实了社会基础。我委将按照《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健康广东行动(2019—2030年)》的要求,下一步将借助市发布《健康广州行动(2019—2030年)》的契机,进一步细化并落实各相关部门、单位健康科普工作职责,拓宽健康科普传播途径,丰富健康科普形式及内容,广泛挖掘健康教育潜力。

  (四)关于推进卫生健康教育进校园的问题。

  我市教育部门设有下属机构广州市中小学卫生健康促进中心负责中小学生的健康教育工作,组织编写了《广州市健康教育参考用书》系列丛书,督促指导学校落实《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课程课时相关要求,制作发放健康知识宣传资料,举办各类卫生健康宣传活动。近年来,通过建立卫生健康副校长机制、医校卫生应急信息共享机制和推进健康学校创建活动、提高中小学校校医配备率,健康教育进校园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并取得较为明显的工作成效。下一步我委将继续加强与教育等部门联动,整合高校科研、医疗卫生等专业机构力量,丰富线上线下健康教育资源,逐步扩大健康教育进校园覆盖面;通过家校共育,培养师生和家长良好的卫生习惯,提升健康素养水平。

  (五)关于建立健全机关事业单位和社区卫生健康科普体系的问题。

  目前,我市依托健康机关(单位)、健康社区创建活动,落实创建单位的主体责任,通过采取量化评分的方式,评估其组织管理、健康环境、健康活动、建设效果等方面的成效。现我市各区已设10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编制7000多名,负责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工作。下一步将借助市发布《健康广州行动(2019—2030年)》的契机,推动在所有中大型企业及所有机关事业单位开展职业人群“五个一”健康促进活动,即:每天一次工间操,每周记录一次身心健康状况,每季度举办一次健康讲座或咨询活动,每半年举办一次大型文体健康活动,每年进行一次体检。

  非常感谢你们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希望继续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工作。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

  2020年9月15日


  (联系人:陈汉伟,联系电话:83271500)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