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 > 建议提案办理工作 > 市政协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广州市卫生计生委对广州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1007号提案答复的函

时间:2017-08-04 来源:本网
分享到:

民盟广州市委员会:

    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1007号提案《关于建立广州地区联合医疗信息平台的建议》收悉。我委高度重视,积极组织相关业务处室进行认真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关于“建立广州地区联合医疗信息平台,实现广州地区的医疗机构医疗信息全覆盖,为实现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提供便利等”的建议,已在我委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规划之内。我市卫生计生信息化建设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指导和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任学锋书记提出的广州市“互联网+健康医疗”应用走在全国前列的总要求,以“智慧卫生、健康广州”为主要目标,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基础,围绕推进广州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等项目,加快实现广州地区各医疗机构间的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进一步健全广州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推动健康医疗发展,推进分级诊疗工作,提高信息便民惠民效果,致力于为广大市民提供便捷、优质的卫生计生信息化服务。

    一、广州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卫生强省的决定》《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加快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按照关于“加强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工作要求,广州市卫生计生委以国家人口健康信息化“46312总体规划为指导,启动并逐步加强广州市基于健康档案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下称“平台”)建设。

    二、广州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内容和成效

    广州市率先在全国建立“超大型城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广州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以实现广州市内各医疗卫生机构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为目标,着力打造全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并基于平台开发区域医疗卫生业务协同应用。

    (一)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覆盖范围,实现各大医疗卫生机构的互联互通。截至20176月份,广州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已接入7家省部属(高校属)医院、全市17家市属医院、11个区(共36家区级医院及134家基层医疗机构)和全部市属公共卫生机构(血站、120、疾控、卫监、妇幼),基本实现了广州市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间的信息互联互通,横向与市工信、公安、人社等部门实现了数据共享。平台整合患者在广州市内各医疗机构的诊疗数据,为每一位患者建立了全市统一的健康档案,已形成实名健康档案1500多万份。已建统一诊疗卡、预约挂号、诊疗费用自助支付、EHR共享、健康档案管理及调阅、机构间会诊、双向转诊、远程会诊、数据科研检索与管理、CA认证管理、临床知识库管理、智能提醒、区域影像和检验、家庭医生签约等功能。

(二)以信息惠民便民服务,实现各医疗机构跨系统跨区域协同服务。通过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实现了跨机构间的电子健康档案调阅、健康服务“一卡通”、预约挂号、双向转诊等。目前已有省部属、驻穗部队、市属、区属大型医院在内的58家医院接入市统一的集约式诊疗预约系统,该系统总注册用户数已达206万人,总预约量超过900万人次,实现了“在线预约、分时候诊”新挂号模式的资源整合。同时以“广州健康通”移动医疗服务,实现了手机App、微信、支付宝等多种访问途径,面向市民提供预约挂号、诊疗费用支付、健康档案查询、智能提醒、导航导诊、健康评估、健康管理等便捷服务,优化患者就医体验,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三)基于市区两级平台互联互通,推动分级诊疗的实现。广州市双向转诊系统,在满足转诊业务需求的基础上,通过远程医疗、家庭医生签约系统有效连接了居民、社区与医院,该系统已在天河区紧密型医联体“1+2+6(1家三级医院、2家二级医院,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线使用。市统一的区域影像中心已经全市4个区(荔湾、海珠、白云、番禺)使用,实现了基层集中部署的PACS/RIS系统,提高了基层影像数字化水平,实现了部分基层与上级医院的影像协同诊断,区域检验中心系统(LIS)部署白云区3家、番禺区13家社区,实现与第三方检验机构的对接,推进了区域内各医疗机构间诊疗资源的双向交互,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为了利于分级诊疗的全面推广实施,广州于201610月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切入点,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分级诊疗为突破口,以试点形式上线运行了家庭签约系统。家庭医生签约通过试点推广,可引导居民的就医行为习惯,逐步接受“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模式,为进一步推动了分级诊疗的实现奠定了建设基础

    (四)深化区域卫生协同服务应用。在实现信息全面共享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协同应用服务,建设基于平台的区域检验系统、区域影像系统,促进检验报告、影像报告的互认,提升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数量、质量和应用价值。结合关于建立“医联体”试点工作,在政策导向和制度化措施的相关架构下,试点开展预约转诊、检验检查业务协同、电子病历数据共享和结果互认等应用,为建立完善 “分级诊疗”服务模式提供信息化支撑。

    (五)基于“互联网+医疗健康”,创新医疗服务模式。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为手段,借助微信、支付宝等移动互联网门户,打造了基于“互联网+”的“广州健康通”移动医疗品牌,面向市民提供预约挂号、诊疗费用支付、健康档案查询、智能提醒、导航导诊、医患互评等移动医疗卫生服务。下一步我委将以“信息惠民”为切入点,进一步升级“广州健康通”,面向居民提供家庭医生签约、互动问诊、预约转诊、健康评估、个性化健康咨询推送等健康管理服务

    (六)深入推进智慧医院建设。以创新医患服务模式,打造智慧医院为主线,探索新型医院信息化应用试点建设,包括以电子病历共享为基础,加快医院信息平台建设,以对医院人财物管理的动态管理为目标,建立医院运营管理系统;利用无线网络技术建设移动查房、床边护理等无线医院系统; 基于物联网和无线射频技术建设医院智能管理系统。

    (七)全面推进基层卫生信息建设。推进各区实现以基本医疗、公共卫生、管理决策为核心功能的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全覆盖;推进以市、区两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为基础的区域医疗协同应用;鼓励有条件的各区利用云计算、物联网以及无线网络技术为社区、农村居民提供便捷可及的医疗服务,优化基层卫生资源配置水平。

    三、下一步工作

    为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广州市健康医疗信息化从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多级联动等方面进行完善,同时不断提高平台在决策分析管理、“互联网+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等方面的建设,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水平,努力实现“智慧医疗、健康广州”。一是加强医疗卫生信息体系建设,到2017年底,所有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和80%以上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市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对接。进一步完善大数据平台的建设,推广已建设的应用系统,接入大部分省部属医院;推进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加快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终端和应用系统全覆盖,实现基层医疗机构内部各系统与上级医疗机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广州市妇幼系统、公共卫生业务信息系统等外部系统的互联互通,加快推动基层业务条线的整合与信息的互通互用。让医疗卫生机构和行政管理部门切实感受到区域信息互联互通的示范效应;二是提升医疗保险信息系统支撑能力,加大医疗保险信息系统改造力度,提升系统运算效率,增强系统抗风险能力。三是优化患者就医体验,全面实施健康医疗信息惠民行动计划,开展居民预约诊疗、分时段就诊、诊间付费以及医保费用即时结算等便民服务,实现医疗机构间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建设医疗保险移动应用支撑平台,全面支持社保卡线上支付、第三方移动支付等结算模式。四是进一步拓展全员人口信息系统应用,以数据质量控制为抓手,打造信得过的人口健康资源数据库。逐步实现“三库融合”(全员人口基础数据库、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库和电子病历库)、形成统一长效的人口健康管理机制。五是全面建设分级诊疗平台,利用政策引导,由综合医疗机构为基层医疗机构输送专家资源、设备资源、药品资源,实现专家人才、药品、服务等各类优质医疗资源的聚合、下沉,社区家庭医生为签约居民提供更多的医疗服务;并以家医签约平台为入口,将患者引流至基层医疗机构,由基层医疗机构根据患者疾病情况,为患者提供各类预约服务、双向转诊服务、医疗健康管理服务;通过在线预签约、签约服务、服务评价、预约挂号、在线咨询、健康档案、诊间报告、健康工具及健康资讯、微信公众号九大模块来实现分级诊疗整体目标,推动分级诊疗进一步落地。

    最后,感谢贵委对我市医疗卫生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7年8月4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