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 > 建议提案办理工作 > 市政协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广州市卫生计生委对广州市政协第十二届五次会议第4061号提案的答复摘要

时间:2016-09-13 来源:本网
分享到:

一、总体情况

我市先后制定实施《中共广州市委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2009-2020)》、《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全面开展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等多项改革,同步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2014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意见》以及《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和管理的工作方案》、《关于建立区域医疗联合体及开展基层首诊与双向转诊的工作方案》、《关于加强推进全科医生制度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1+3”文件)。着眼实现“小病在社区、康复回社区”的目标,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目前,我市已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3间、社区卫生服务站166  个、镇卫生院31间和村卫生站 926 个。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覆盖全市所有街镇,城市15分钟和农村3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基本形成。2015年起人均服务经费提高到50/人年。基本公共卫生项目从1137项扩展到1241项。为9964083名居民建立了健康档案,建档率为77.08%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日益显现。

二、认真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政投入政策

根据《广东省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实施办法(试行)》(粤府办〔201133号)规定,我市各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人员及业务经费标准核定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经常性支出需求,对经常性收入仍不足以弥补经常性支出的差额部分,在各区年度预算中足额安排,实行财政全额“兜底”。从2011年起,市本级财政每年安排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助资金12,530万元。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配置情况

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备配置目录。制定《设备补助办法》,建立设备更新的长效投入机制,保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设备如期更新。2015年—2016年市财政共安排3,059.50万元,补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置更新医疗设备。

四、加快以全科医生为主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

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力度。建立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目前,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有3019名执业医师证书注册有全科医学专业的临床医生,其中经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的全科医生已占15%。每万常住人口已拥有2.2名全科医生,基本符合国家有关要求。

五、加强基层医疗卫生工作信息化建设

广州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即为区域内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共享和交换的平台,采集了居民在已与平台联网的医疗机构的诊疗信息,将包括电子病历、检验检验报告等各类信息有机整合起来,形成完整、准确、连续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逐步实现了医疗卫生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和共享共用。

六、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市财政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按照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发展方向,逐步加大基层医疗卫生的投入力度。

(二)将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丰富完善药物品种,尽量配备治疗多发病常见病的药物品种,更好地满足市民在基层医疗机构的用药。

(三)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激励机制。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全科医生和做出突出成绩的人员倾斜,充分调动广大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积极性。

(四)提高服务能力,提高群众的信任度。

一是加强全科医生的培训和培养,实施“5+3”模式(即5年临床医学本科+3年规范化培训)。二是完善区域医疗联合体建设,推动优质资源下沉,为全科医生提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部,二、三级医院及区域性医疗资源共享平台等全方位协同支持,全面提升基层全科医生服务能力。加大宣传扩大影响,通过提升服务和媒体宣传,让广大市民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的服务理念、内容、形式和作用,逐步认可和接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的服务模式。

(五)继续推进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扩面建设,将平台覆盖面逐步扩展至包括省属、部属大型医疗机构在内的全市各级医疗机构,拓宽平台的数据来源,挖掘电子健康档案库的价值。

(六)继续深入实施20163月日起实施的《广州市医疗救助办法》,进一步降低医疗救助门槛,大力提升医疗救助效率,扩大救助范围,提高医疗救助标准。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