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卫生计生委对广州市政协第十二届五次会议第4005号提案的答复摘要
一、总体情况
我市先后制定实施一系列政策文件,全面开展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等多项改革,同步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2014年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意见》以及《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和管理的工作方案》、《关于建立区域医疗联合体及开展基层首诊与双向转诊的工作方案》、《关于加强推进全科医生制度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1+3”文件)。“1+3”文件的出台旨在解决我市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瓶颈问题,着眼实现“小病在社区、康复回社区”的目标,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目前我市已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3间、社区卫生服务站166 个、镇卫生院31间和村卫生站 926 个。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覆盖全市所有街镇,城市15分钟和农村3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基本形成。为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效率和均等化水平,2015年起人均服务经费提高到50元/人年。基本公共卫生项目从11类37项扩展到12类41项。为9964083名居民建立了健康档案,建档率为77.08%。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日益显现。
二、认真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政投入政策
我市各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人员及业务经费标准核定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经常性支出需求,对经常性收入仍不足以弥补经常性支出的差额部分,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的办法补助。从2011年起,市本级财政每年安排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助资金12,530万元。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配置情况
我市根据开展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特点和需要,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备配置目录。制定《设备补助办法》,建立设备更新的长效投入机制,保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设备如期更新。2015年—2016年市财政共安排3,059.50万元,补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置更新医疗设备。
四、开展区域医疗联合体试点工作情况
2014年,我市印发了《关于开展区域医疗联合体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建立各级医疗机构间分工合作机制,实现医疗联合体内资源共享转诊预约等院际协同服务,加快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规范有序的多层次就医新格局。
根据“1+3”文件,市、区财政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对组建的医联体给予财政支持,鼓励二、三级医院积极参与帮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由区政府负责统筹建立和推动医联体工作,落实各级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组建方式分为松散型医联体和紧密型医联体两大类。自2014年启动至今,11个区共组建了26个医联体,实现每个区至少建立1个医联体的目标。
五、加快以全科医生为主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
建立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各种措施加大培养力度。严格按照“5+3”模式规范培养程序,统筹推进实施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学员项目和全科医生骨干培养项目。加强规范化培训基地的规划和建设,提高培训能力和质量。目前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有3019名执业医师证书注册有全科医学专业的临床医生,其中经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的全科医生已占15%。每万常住人口已拥有2.2名全科医生,基本符合国家有关要求。
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工作信息化建设
广州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即为区域内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共享和交换的平台,逐步实现了医疗卫生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和共享共用。
七、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市和区两级财政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按照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发展方向,逐步加大基层医疗卫生的投入力度。
(二)计划2016年内每个试点区至少建立1个紧密型医联体。探索逐步将基层医疗机构内部的人员调配、业务管理、队伍建设、绩效考评等纳入紧密型医联体管理,实行统一组织管理,统筹业务、设备等要素。建立多部门合作、协同推进探索符合广州市实际的分级诊疗模式。
(三)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激励机制。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水平动态调整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积极性。
(四)提高服务能力,提高群众的信任度。
1、一是加强全科医生的培训和培养,实施“5+
2、加大宣传扩大影响,通过提升服务和媒体宣传,让广大市民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的服务理念、内容、形式和作用,逐步认可和接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的服务模式。
(五)加快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为核心功能的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建设,通过卫生大数据促进居民健康管理服务模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