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4031号委员提案答复的函
您在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强化重大呼吸慢病防控,推动肺功能检查在基层开展的建议》(第4005号)收悉。我委高度重视您所提建议,经综合市医保局意见,以及与您沟通情况,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呼吸慢病防控工作现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临床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危害人民群众健康,防治形势严峻。我市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推动建立科学就医秩序,落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分级诊疗服务技术方案》,为慢阻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连续和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
(一)医疗机构职责明确。建立完善分级诊疗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分工协作。基层医疗机构负责慢阻肺的早期筛查和临床初步诊断、按照上级医院已制定的方案进行规范诊治、建立健康档案和专病档案、实施患者年度常规体检和开展健康教育等。二级以上医院负责疾病临床诊断、制定规范化治疗方案、实施双向转诊、负责急危重症救治以及对基层医疗机构进行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
(二)基层具备服务能力。多措并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家门口看病的需求。一是推进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全市镇卫生院、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建设达标率分别为100﹪、99.12﹪,村卫生站建设达标率为99.89﹪。二是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全市15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30个镇卫生院均与二、三级医院建立稳定的协作关系,通过医联体、对口帮扶等方式,促进大型医院优秀人才下沉社区,满足群众“家门口看专家”的需求。
(三)纳入家庭医生签约范围。贯彻落实《广州市加快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工作方案》(穗医改办〔2017〕36号)等政策文件,全市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镇卫生院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将慢阻肺等慢性病患者纳入重点签约人群,实现签约服务优先覆盖。探索以患者医疗需求为导向,组建以全科医师为核心的团队签约服务,将公共卫生服务与日常医疗服务相结合,以患者为中心,与专科医生、其他相关人员共同提供综合、连续、动态的健康管理、疾病诊疗等服务。
(四)开展医疗质量控制。依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医一院)成立广州市呼吸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协助市卫生健康委开展全市呼吸疾病医疗质量管理和控制工作。充分发挥广医一院学科优势和行业监管优势,制定广州市呼吸疾病医疗质控规章制度、标准和评价体系,规范我市各级呼吸疾病医疗医院质量管理,促进呼吸疾病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五)提高医保支持力度。在保障好呼吸疾病参保人住院费用的基础上,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耐多药肺结核等呼吸系统疾病纳入医保门诊慢性病、门诊特定项目范围,协同推进呼吸系统慢性病的防控。同时,对符合国家、省规定的肺功能检查等相关诊疗项目制定收费标准,并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二、存在问题
我市在慢阻肺的防控上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您所提到的“肺功能检查开展不平衡”等问题。肺功能检查具有无创伤、重复检测方便、敏感度高、价格便宜和临床诊断意义重大等优点,非常适合在各基层医疗机构推广,而我市基层医疗机构很少开展肺功能检查,导致部分患者错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机会。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您提出的“关于强化重大呼吸慢病防控,推动肺功能检查在基层开展的建议”,对我市做好慢阻肺防治工作具有指导意义。下一步,我市将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精神,推动实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行动”,加强慢阻肺患者健康管理,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肺功能检查能力,实现慢阻肺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早期治疗,实现到2022年和2030年,70岁及以下人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下降到9/10万及以下和8.1/10万及以下,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一)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协作,优化卫生健康服务,形成政府主导、各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促进卫生服务模式从疾病管理向健康管理转变;指导各级医疗机构及时申报新增医疗服务项目,合理调整、新增肺功能检查相关医疗服务项目收费,并按流程纳入医保统筹目录;优化医保支付政策,提高呼吸系统相关门诊特定病种待遇,扩大目录范围,进一步提高呼吸系统疾病保障水平。
(二)普及基层设备配置。目前,财政每年对中心镇卫生院更新基本医疗设备装备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我市已将肺功能检查仪器纳入更新补助范围。下一步,我委将结合优质服务基层行及社区医院试点工作,加强与市财政局等部门沟通,加大财政对更新我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镇卫生院基本医疗设施装备标准目录的支持力度,争取将肺功能检查仪等核心设备纳入其中。
(三)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加快推进城市医疗集团和专科联盟等医联体建设,充分发挥省部属、市属大型三级医院在科研、教学和诊治等方面的优势,带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建成医疗资源集约、高效利用、互联互通的协作关系,开展继续教育和培训学习,提升基层医务人员技术能力;通过远程教育、远程会诊等方式,协同开展肺功能检查工作。探索高危人群首诊测量肺功能、40岁及以上人群体检检测肺功能,争取实现上述人群每年检查肺功能1次。
(四)强化信息支撑作用。加快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依托广医一院和市呼吸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开展广州市呼吸疾病医疗质量数据的采集、统计、分析,逐步建立呼吸疾病医疗信息数据库及配套的呼吸大数据质控中心,为我市呼吸慢病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五)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坚持预防为主、重心前移,强化全民健康教育,加强健康教育能力建设,普及健康科学知识,教育引导群众树立正确健康观。建立健康知识和技能核心信息发布制度,广泛宣传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健康科普知识,规范慢性病防治健康科普管理。充分利用电台、电视台、报纸、杂志等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慢病防治宣传教育,组织媒体设立健康专栏,根据不同人群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宣传教育。争取到2022年和2030年,40岁及以上居民慢阻肺知晓率达到15%及以上和30%及以上。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广州市卫生健康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19年8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