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 > 建议提案办理工作 > 市人大建议办理结果公开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广州市第十六届人大第一次会议第20222353号建议答复的函

时间:2022-06-30 来源:本网
分享到:

穗卫复案〔2022〕120号


闵卫国等代表:

  广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构建我市居民医疗信息云服务系统的建议》(第20222353号)收悉。我委高度重视,认真组织有关单位进行办理,并于6月13日与您进行了沟通,经综合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财政局等会办单位意见,现将有关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建设现状

  我市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始于2009年,经过10多年的发展,建设成以“健康云”支撑“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汇集全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基于广州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逐步实现了电子健康码、健康档案调阅、双向转诊、智能提醒、预约挂号、统一支付、区域影像与检验、家庭医生签约、远程医疗、检验检查结果互认等十大应用,完成了统一数据标准体系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为各医疗机构间互联互通提供了基础数据和业务协同平台。截至2022年4月,平台共接入297家机构(包括29家省部属医院、全部市属医院和公卫机构、11个区的62家区属医院和185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平台共采集实名健康档案约4746万份。平台集聚了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信息,让碎片化的个人医疗、健康信息得以整合共享。基于平台大数据,建设了医院精细化管理和医疗服务监管平台,提供涵盖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基层卫生的综合管理、决策分析及数据可视化应用,加强政府对卫生健康行业的监管,促进医院向着高质量、低消耗、高效益的方向发展。在数据共享方面,建立了区域影像和检验中心、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平台等医疗协作信息系统,实现医疗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支撑分级诊疗服务开展。

  二、居民医疗应用基本情况

  (一)横纵联动--夯实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

  广州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横向与工信、医保、公安、人社、民政等部门实现了健康医疗数据共享。此外,与微信、支付宝、银联等第三方平台也实现了信息共享和交互。平台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极大丰富了我市医疗健康数据资源,为跨部门跨地区实现数据交换和业务协同打下基础。

  (二)便捷就医--打造“广州健康通”移动医疗品牌。

  以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为基础,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为手段,借助微信、支付宝等移动互联网门户,打造了“广州健康通”移动医疗品牌,截至2022年3月,累计注册用户超过1440万人,接入153家医疗机构,为居民提供预约挂号、医疗缴费、智能导诊、预检登记、健康档案查询、检验检查报告查询、妇幼健康、线上问诊、家庭医生签约、电子健康码、新冠疫苗预约、核酸检测预约等便民服务,居民通过查询个人健康档案可发现自身健康状况的变化,有助于居民主动接受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咨询和指导,提高自我保健能力。融合新技术通过移动端AI智能导诊,结合医疗大数据、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等AI技术,患者根据智能导诊界面上的提示,实现自助查询,让患者精准就医。

  (三)一码通用--推行统一的电子健康码。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快电子健康卡普及应用工作的意见》,我委分期分批推进各类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与电子健康码的对接,全面实现实名制就医和医疗健康服务“一码通用”。截至2022年4月,共100家医院和16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接入并启动应用。已预制电子健康码数约为3979万个,发码数约为2452.3万个,用码数约为28422.5万人次。解决普遍存在的医疗机构“一院一卡、重复发卡、互不通用”现象,破解群众就医堵点问题。

  (四)结果互认--减少跨级检验检查费用。

  针对不同医疗机构间重复检查的突出问题,2020年4月18日,我委和医保局联合发出《关于印发广州地区医疗机构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全市统筹,分区推进,逐步扩大互认范围,积极稳妥地推进互认工作。截至2022年4月,29家省部属医院、15家市属医院、58家区属医院、163家基层公立医疗机构已接入互认平台,接入机构数量总计为265家。据测算,2021年,医疗机构间检验检查结果互认总次数为64万次,调阅后互认率达到97%。通过检验检查结果互认,2021年节省费用总计为1.1亿元。2022年4月,检验检查互认平台的使用情况如下:当月报告调阅次数53796次,其中互认次数51216次,互认率为95.2%,据测算4月节省费用总计为:963.5万元。通过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减轻医疗费用负担,进一步提高居民就医获得感。

  (五)强化监管--规范“互联网+”诊疗行为。

  搭建广州市基于大数据的医院精细化管理和医疗服务监管平台,助力医院实现现代化医院运营管理,平台采集了全市所有医疗机构的卫生资源与医疗服务信息,截至2022年3月,累积了超过2000万病案首页个案信息、20多万名卫生人员的个案信息、近2万台医用设备信息,以及机构地理信息和医疗质量安全等数据,对医院运营管理、病案首页分析决策、DRGs绩效评价、医改监测等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

  (六)加强数据治理,保障居民医疗数据安全。

  贯彻落实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和信息安全审查制度,加强医疗卫生机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平台、智能医疗设备及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数据应用服务的信息防护,定期开展信息安全排查、监测和预警。贯彻个人隐私信息保护制度,全程留痕、可查询追溯,严格管理患者信息、用户资料、医疗数据,保障居民医疗数据安全。

  三、下一步计划

  根据我委卫生健康信息化发展规划,我委将申请财政加大支持,加强全民健康信息化平台建设,扩大覆盖范围,提升互联互通能力。

  (一)进一步提升全市医疗卫生互联互通水平继续推进医疗卫生机构接入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同时提升平台数据质量和数据利用价值。按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一体建设一体部署、共用系统省建统用、平台建设与数据采集同步进行”原则,实现省市两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互通共享。到2023年,进一步完善广州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实现数据统一采集、标准统一使用、接口统一制定、应用统一整合、门户统一集成、资源统一管理。各接入单位的数据质量分数提高至90分以上;区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达到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四级以上。

  (二)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建设。建设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支撑健康医疗大数据创新应用。到2022年,完成全市统一的全员人口、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卫生健康信息资源库建设,建成广州市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实现健康医疗跨区域汇聚和共享交换。加快建设生物医学大数据库,推进数据示范中心建设。到2023年,通过更为完善的数据服务模式,扩大健康医疗数据广度与深度,形成更为细分且专业的创新型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模式,增加居民健康医疗服务获得感,加速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居民对于健康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

  (三)提升信息惠民便民服务水平全面落实信息惠民工程,引入新技术和新理念,构建智慧医疗。基于广州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进一步完善深化健康档案信息管理、预约挂号、家庭医生签约、诊疗费用支付等50多项信息便民惠民服务。打通医保线上支付环节,进一步完善诊疗费用支付应用,推行先诊疗后付费模式。大力推进广州市区域诊断中心建设,更大范围实现区域医学影像、检验、心脑电、超声、病理数据共享共用,推进检验检验结果互认,减少重复检验检查费用。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影像、检验、心电、病理服务水平,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系统建设,逐步实现各区范围内以及跨区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之间诊间/住院预约、双向转诊、出院随访、社区首诊业务的支撑。

  (四)不断推动新技术应用探索区块链技术在医疗行业应用,2023年前完成检验检查结果互认接入政务区块链,确保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可信、可溯源。进一步推进人工智能、物联网、5G技术在医疗卫生行业应用,提高数据采集质量和诊疗效率,疏解诊疗服务堵点、推动诊疗流程优化再造。

  非常感谢您对我市医疗卫生信息化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所提建议积极合理,对我们下一步的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希望一如既往关注我市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多提宝贵建议。

  专此函达。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2年6月22日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