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 > 建议提案办理工作 > 市人大建议办理结果公开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广州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0222357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时间:2022-06-29 来源:本网
分享到:

穗卫复案〔2022〕号


闵卫国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提请广州市民政局研究创建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平台的建议》(第20222357号)收悉。我委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各会办单位办理,经与您进行沟通,并综合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工信局和各区政府等会办单位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研究推动践行积极老龄观,做好人口老龄化社会宣传

  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部署和决策,全方位的开展各项涉老宣传,积极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市卫生健康委利用全国“敬老月”、“12·4”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老年人主题法治宣传活动,加大对金融借款、劳动、婚姻、家庭、继承等法律知识宣传力度。一是市、区卫生健康部门结合宣传“全国高血压日”“全国爱牙日”“世界卒中日”“联合国糖尿病日”等契机,通过广播、电视、电子显示屏等传统媒体,在医疗机构、政务服务中心、公共交通站点等人流量多、人员密集地方播放慢性病相关视频,并与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等省市主流媒体合作,广泛传播老年健康知识,开展针对性健康指导工作。二是市老龄办与广州电视台合办的《情满夕阳》、与广州广播电台合办的《老友记》、与《老人报》合办的《广州老龄专版》均长期关注老年人的健康生活,并与各区街道、社区结合传统的宣传折页、宣传栏、健康讲座等宣传方式,组织社区工作者和志愿服务人员参与推广,扩大老年人健康教育覆盖面和传播力,为老年人提供更权威、更丰富、更贴近的健康科普资讯。三是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在微信视频号、抖音、快手三个平台开设有“花城老龄”“老年学堂”等专题专栏,积极制作推出有关老年健康、老年教育、科普通识等主题的短视频,围绕老年人精神、生活健康方面开展宣传教育,引导老年人群体树立正确的老龄化价值观。

  2022年2月,《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国发〔2021〕35号)提出了要践行积极老龄观的总体要求。对此,我委结合我市老龄事业发展工作实际,通过组织走访调研、公开征求各区政府及相关单位意见和召开专家论证会等系列程序,已基本形成《广州市老龄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规划》提出了“到2025年,基本建成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制度框架,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基本实现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成熟完善,国家医疗养老结合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规划目标,以及“到2035年,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制度安排更加科学有效,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实现协同发展,全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共识普遍形成。养老社会保障水平达到新的高度,老年健康支撑体系和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完善,老年社会参与更加深入,老年友好型社会基本建成,形成独具特色的国家医疗养老结合“广州方案”,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影响力的粤港澳大湾区老年友好城市”发展目标。其中,落实践行积极老龄观,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主要的措施为:

  (一)实施老年教育促进工程,实施“52510”建设工程,建设5所市级示范性老年大学,各区建2个区级示范性老年学院、5所街镇级示范性老年学校、10个村居示范性老年教学点。全面建立课程建设、资源建设、师资培训、课堂教学、考试考核、成果展示等形成性教育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和“市、区、镇街”三级工作考核评价标准体系。加强资源整合建设,构建差异化、层次化课程体系,打造一批岭南特色的品牌项目、“金课”、“金师”。

  (二)实施老年志愿服务提升工程,建立多层次完善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体系。通过《广州市志愿服务条例》等立法保障和政策规范,明确为老年人志愿者购买保险的责任方,保障志愿者的基本权益。制定助老志愿服务指引,开发老年人志愿服务岗位。完善“时间银行”制度建设。加强广州公益“时间银行”宣传推广,对“时间银行”进行适老化改造。依托结合老年大学,开设时间银行、志愿服务相关课程。“时间银行”积分兑换方面,开发多元化的服务兑换、教育兑换及物资兑换等。发展老年人志愿服务专业力量。鼓励更多具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志愿者和组织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专业、优质的服务。引入专业资源助力助老志愿服务发展,培育打造专业助老志愿服务品牌。

  (三)丰富老年人文体休闲生活,推动博物馆、体育场、图书馆等各类文体设施向老年人免费或优惠开放。完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为老服务功能,支持社会各界广泛开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支持和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对老年人的关爱、服务工作,开展科学、健康、形式多样的老年人文化、体育及娱乐活动,促进养老和旅游融合发展。引导各类旅游景区、度假区加强适老化建设和改造,建设康养旅游基地。鼓励企业开发老年特色旅游产品,拓展老年医疗旅游、老年观光旅游、老年乡村旅游等新业态。

  二、关于支持社区老年群体自我组织建设、老龄文体组织建设和开展老龄文体活动

  近年来,市政府积极指导组织各级政府建立扶持基层老年协会,从组织建设入手,推动党建引领,不断健全组织网络,强化阵地建设,规范协会管理,搭建活动平台,促进各级基层老年协会的发展。基层老年协会按照章程并结合实际开展活动,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推动基层老年协会建设与基层党组织建设、和谐社区建设及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促进各社区基层老年协会稳步健康发展。截至2021年底,全市共有1646个基层老年协会,基层老年文体团队2115支,老年体育团队542支,合共参加人数约15万人。

  在市福利彩票公益金的支持下,全市创建30个示范性基层老年协会,对全市基层老年协会建设起到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并立项资助了近500个优秀基层老年文体团队,推动基层老年组织培育发展工作,部分优秀团队代表我市参加国家、全省老年文化艺术交流或比赛活动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基层老年协会大多下设老年人常规活动班,如国学班、太极运动班、唱歌班、粤曲班、舞蹈班、手工制作班、乒乓球班、瑜伽班、书法班等。部分协会还会定期邀请各领域的长者老师免费为班级授课,受到广大社区老年人欢迎。但从2020下半年起,受疫情管控原因影响,基层老年协会在组织开展老年文体活动方面活跃度有明显下降,但在参与疫情防控、核酸检测、社会公益和社区治理等方面体现了积极的作用。在疫情期间,基层老年协会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链接老干大学、中医大学资源,建立“康复治疗队”,常态化组织开展免费义诊、免费健康知识和中医养生讲座,定期组织老年人参加社区免费体检,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部分基层老协代表结合街镇防控工作要求,定期上门对高龄、独居、计生特扶等特殊老年群体开展探访慰问。如三元里街梓元岗社区老年协会和走马岗社区老年协会等示范性基层老年协会就结合“网格化服务”,组织党员成员担任或协助网格员参与日常管理及上门探视工作。

  三、关于建立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平台,拓展老年人社会活动和社会发展参与的途径及方式。

  我市积极践行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支持发展老年人社会参与的途径及方式。2021年,市老龄办牵头统筹卫生健康、民政、住建和残联等工作部门在全市开展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全年持续宣传普及老年友好环境建设理念,最终越秀区六榕街道旧南海县社区、海珠区沙园街道广重社区等7个社区获评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称号,创建数量位广东之冠。统计至2021年底,全市共有52所老年大学,108所老年学校,老年活动室2709个,日均活动人员3.08万人次,较2020年的整体情况有一定的提升。市关工委发动“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和社会组织,实行关工、义工、社工联动,开展“我为青少年办实事”系列活动,联合慈善团体广泛发动社区老年人开展捐资助学、扶贫济困系列活动。市教育局出台了《广州市老年教育“十四五”行动实施方案》,广州老年开放大学已建成覆盖11个区的24个学院108所学校,896个教学点,社区老年教育课程学员全年超过40万人次。市老龄办、广州老年开放大学联合广州广播电视台联手打造“花城老龄”“广州老年学堂”等视频号,开展“银龄云课堂”“老年学堂”等老年媒体矩阵,全年开展超过50场老龄直播活动,制作原创小视频近150个,累计观看超过780万人次。

  市委老干部局、市民政局、市老龄办联合制定《关于建立广州“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机制的工作方案》,建立健全以为老服务志愿者和老年志愿者注册认证、活动管理等为主要内容的信息系统,组织低龄、健康老年人为高龄、病残老年人开展志愿服务。市民政局搭建“区—街镇—村居”三级实体养老服务平台,建有4000多家养老服务设施,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100%。推动每个街镇、村居建设至少1间综合功能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和村居颐康服务站,为周边老年居民提供社交活动、文体教育、生活照料、助餐配餐等服务项目,满足其多元化服务需求。在全市镇(街)建立社工服务站,配备专业社会工作人员,为老年人提供疫情防控、心理疏导、情绪支持、保障支持、社区参与等专业服务,定期为老年人举办文体康乐、健康讲座、老年教育、节日慰问等活动,为老年人参与社区活动、志愿服务等提供场所。

  2021年,广州市被推选为国家“智慧助老”中心城市后,市老龄办联合市志愿者协会组建2000人的“智慧助老”骨干志愿者队伍,深入社区组织老年人参与使用智能技术培训。开展培训48场,活动辐射老年志愿者达10134人,有利于志愿活动在老年人群体中推广传播。结合“银龄安康行动”,联合中国人寿等企业、社会组织,充分发挥“银龄安康行动”驻点政策保险服务专员作用,通过体验教学,尝试应用,互助交流等多种方式,进村入户开展“智慧助老”培训活动。组织志愿者开展“智慧助老”志愿服务,针对每名老年人对手机智能应用的不同需求,现场手把手、一对一讲解使用智能手机就医挂号、出示穗康码、线上办理老年优待卡和亮卡显示健康码、“银龄安康行动”业务等常用功能。全年举办智慧助老活动500余场,近3万人次老年人参与活动。市文广新局在广州图书馆、市文化馆开展“繁星行动”,围绕艺术普及、阅读推广、红色文化等内容,邀请一些有专长的老年读者参与和策划主题读者活动,在开展法律、教育、医疗、理财和艺术等主题讲座中鼓励退休的行业专家进行讲解,为老年人提供展示平台,实现自我的价值。2021年全市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的活动人次和活动内容均较2020年有一定的增长和拓展。

  四、关于加强对老年文化产业的扶持,严格监督市场运作规范。

  一是加强政策引领。全面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基本养老服务,出台《广州市养老服务条例》《关于推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的实施意见》等60多份政策,形成服务供给、服务保障、服务评估、服务监管等顶层引领的基本养老服务政策体系,为社会力量进入基本养老服务市场解决“后顾之忧”。

  二是拓展社会参与。连续举办七届中国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八届社会组织公益创投项目、养老服务供需对接交流活动和广州博览会老年健康产业展。搭建“区—街镇—村居”三级实体养老服务平台,建有4000多家养老服务设施,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100%。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基础上,推动每个街镇建设至少1个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统筹调配资源等综合功能的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每个村居设置至少1个村居颐康服务站,为周边老年居民提供社交活动、文体教育、生活照料、助餐配餐等服务项目,满足其多元化服务需求。在全市镇(街)建立社工服务站,配备专业社会工作人员,为老年人提供疫情防控、心理疏导、情绪支持、保障支持、社区参与等专业服务。上述服务平台定期为老年人举办文体康乐、健康讲座、老年教育、节日慰问等活动,为老年人参与社区活动、志愿服务等提供场所。

  三是鼓励产业发展。支持企业围绕适合老年人的衣、食、住、行、医、文化娱乐等需求,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技术、新设备,提高老年服务科技化、信息化水平,推进涉老数据资源共建共享,推动政府与企业、社会开展养老服务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合作。鼓励企业运用5G、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加快可穿戴、便携式监测、居家养老监护等智能养老设备以及老年人适用的产品创新和应用。加强老年辅助技术研发和应用,发展智慧智能养老产品和服务,积极推荐企业申报国家智慧健康养老试点示范企业和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及服务推广目录。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发挥老年人的专长和作用,加快发展银发经济,加强对老年社会组织管理并引导其发挥更大作用。有序推广为老志愿服务“时间银行”制度, 建立健全以为老服务志愿者和老年志愿者注册认证、活动管理等为主要内容的信息系统,组织低龄健康老年人为高龄、病残老年人开展供需有效对接的志愿服务,做好广州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监测统计调查,为各为老服务单位和老年产业行业提供数据依据。

  下一步,市卫生健康委将继续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动,制定出台《广州市老龄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全面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持续加强工作资源统筹与工作模式探索,持续增创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积极推动创建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平台,推广深化“时间银行”服务机制,进一步发挥“五老”的独特优势,深入学校、基层开展宣传教育,带动引导全市老年人老有所为,发光发热,不断提高为老服务可及性,多措并举推动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感谢你们对我委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你们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2年6月20日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