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 > 建议提案办理工作 > 市人大建议办理结果公开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广州市第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第20212010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时间:2021-04-29 来源:本网
分享到:

穗卫复案〔2021〕104号


  唐敏等代表:

  你们在广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所提的《关于“加强发展广州市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卫生专科”的建议》收悉,我委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并综合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和市医保局的会办意见,现答复如下:

  我市历来高度重视精神卫生工作,尤其是儿童青少年的精神心理健康,通过多部门协调机制,近年来一直在探索学校、家庭、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等多方联动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积极推进建成有利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我市儿童青少年精神卫生服务正稳步向前推进,并已取得一定的阶段性成果。

  一、目前我市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卫生工作进展

  (一)完善精神卫生政策,建立健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宣部、教育部等12个部委《关于印发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的通知》(卫疾控发〔2019〕63号)以及《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文件精神,我市陆续出台了《健康广州行动(2020-2030年)》(穗健推委〔2020〕1号)、《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贯彻落实广东省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意见的通知》,从精神卫生防治体系、社区康复服务体系、精神障碍信息化管理体系、精神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工资待遇及岗位补助等层面加强广州市精神卫生服务工作的落实。另外,按照国家及省关于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文件精神,为进一步推动我市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市委政法委等15部门联合印发了《广州市特殊人群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穗政法综〔2019〕54号)以及《中共广州市委平安广州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在全市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一体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穗平安组办发〔2020〕4号)等文件,推动我市完善儿童青少年等重点人群社会心理服务机制、平台、队伍建设,以及危机干预、服务转介等工作,全面提升我市心理健康服务能力,有效提升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卫生服务水平。目前,市卫健委正在草拟《广州市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将搭建以市-区-镇街三级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为主干,社会机构或组织积极参与的广州市社会心理服务平台,通过社会心理服务平台,广泛开展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健康促进工作。

  (二)加大对精神心理卫生事业的投入。2019年,市财政局配合市卫健委修订市属医院业务补助经费管理办法,在资金分配时对精神病医院予以适当倾斜,以充分体现政策引导作用。2021年,市财政局在精神心理卫生方面的财政投入,一是积极保障对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广州市精神卫生中心)的投入。全面落实政府对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以及承担公共卫生任务和紧急救治等公共服务投入政策。2021年市财政年初预算安排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经费2.28亿元,其中包括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芳村院区提升改造项目、业务补助经费财政补助项目、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芳村院区明慧楼开办费等。二是安排残疾人康复经费。2021年市财政年初预算安排残疾人康复经费4,755万元,用于开展精神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等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等,建立残疾人康复救助保障体系和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让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成果惠及残疾人。三是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力度。2021年市财政年初预算安排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经费1.19亿元,对在培学员予以补助,其中对于精神科住培专业学员,按每人每年2万元安排紧缺专业规培学员生活补助。四是安排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补助经费。在越秀2020年试点的基础上,2021年选取天河、白云、黄埔、番禺、增城区作为试点推进区,建立2个以上心理服务门诊示范点。2021年市财政年初预算安排试点补助经费115万元。五是安排宣传活动工作经费。2021年市财政年初预算安排609万元,主要用于发布政策业务宣传片、宣传阵地建设、网络宣传、主题宣传活动、印制发放宣传品等方面,以向公众科普卫生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三)充实精神卫生医疗资源。截至2020年底,全市精神卫生医疗机构88家,其中开设精神科住院床位的有25家,精神科编制床位超过国家精神科床位中等配置水平;我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79家,其中42家设有精神(心理)门诊。另外,我市市属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技工院校、中小学校均普遍建立了校园心理咨询室(中心),配备专(兼)职教师开展心理健康评估和服务工作。市卫健委推动市内开展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与学校联合开通转介,为儿童青少年专科就诊提供便捷途径。

  (四)推进精神心理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市卫健委结合卫生健康行业特点,牵头将包括儿科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在内的6个专业列为全市卫生健康系统2020年度短缺急需专业,于2020年3月发布,发布后两年内有效,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可根据目录通过绿色通道,引进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专业的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健康服务人才。2021年1月,市卫健委印发的《关于印发贯彻落实广东省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意见的通知》中明确了以下内容:“落实国家对精神卫生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政策,对精神卫生从业人员给予适当工资待遇倾斜和岗位补贴,在内部分配中统筹作为重点岗位予以倾斜,并根据精神卫生岗位设置情况适当核增绩效工资总量,稳定精神卫生服务队伍。对获得精神科执业资格并从事精神卫生工作者,在职称晋升、聘任时给予优先政策。鼓励二级以下综合性医院和镇卫生院的中医、精神科医生变更(或加注)精神科执业。继续推进精神科加注,对已参加转岗培训合格的学员,督促其所在医疗机构申请增设精神(心理)科目,加注精神科执业资格。”通过政策支持,推进我市精神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五)加强精神卫生工作人员培训。从2016年开始,市精神卫生中心已连续五年开展精神科转岗培训工作,通过执业变更或加注充实精神科医生人员配置,2016年-2020年,我市转岗培训精神科医师177名。2019年,市卫健委印发《关于推进广州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实施方案》(穗卫科教〔2019〕6号),把精神科列为紧缺专业,每年额外给予精神科住院规培医师生活补助2万元/每人/每年。目前市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已培养精神科医师 118名,在培 130名。截至2020年底,我市每10万人口中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数量超过6名,基本满足我市精神卫生服务需求。另外,为了给儿童、青少年提供更优质的精神心理卫生服务,我市还开展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继教培训班。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牵头,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茂名市第三人民医院和湛江市第三人民医院参与组成的华南精神心理早期干预联盟,致力于探索、建立、推广精神障碍早期干预的本土化模式,定期开展面向中小学心理老师、精神心理科医生、妇幼保健医生、社工、治疗师等关于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的继教培训班,提高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卫生专业人员的早期干预技能。

  (六)大力做好心理健康科普宣教。市卫健委每年以重大卫生纪念日(世界睡眠日、世界卫生日、世界精神卫生日等)为契机,积极开展精神卫生科普宣教,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同发展的方式组织形式多样的精神(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活动,包括微信公众号、机构官网、宣传栏、宣传小册子、心理测评、科普讲座、科普视频、媒体采访、网络直播等。每年的科普宣传活动都会延伸至社区、学校、工厂、机关、农村等。2019年,市精神卫生中心组织拍摄录制多部精神卫生科普视频,包括《健康睡眠行动》、《共同努力,预防自杀》、《抑郁症的常见问题》、《疫情下如何做好儿童的心理防护》。2020年,市精神卫生中心针对儿童青少年心理特点,开展一系列线上直播科普讲座课程,包括《疫情下如何做好儿童的心理防护》、《他跟小伙伴之间的事,多动症孩子可能没有告诉你……》、《孩子做作业拖拉爱发脾气怎么办?》以及《青少年抑郁的早期识别与干预》,提高公众对精神心理卫生知识和相关技能的认识,提高公众对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识别能力,改善公众对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的态度。

  (七)持续做好儿童青少年心理援助服务。我市心理援助热线(020-81899120)于2007年建成,并于2009年开始提供每天24小时无间断的公益心理热线援助服务。近年来,广州市心理援助热线的来电量一直居全国第二,截至2020年12月31日,累计受理咨询近20万例,及时处理存在自伤、自杀及危害他人意念等高危来电近1.5万例。还开展了多次心理救援外展服务,及时为来电者提供咨询干预,有效预防自杀行为和冲动伤人行为,维护社会稳定。我市还推动了“12320卫生热线”“12355青少年热线”和广州市心理援助热线的互联互通工作,目前已实现转接,为更多的包括青少年学生、家长及教师在内的社会群体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此外,我市及各区建立的心理辅导专干团队和心理健康服务志愿者团队也为儿童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心理干预等心理服务。2020年,市、区两级12个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为学生提供网络咨询4150例,电话咨询2200例。

  (八)完善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健康服务医疗保障。我市积极支持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项目纳入基本医疗项目收费,及时完善心理服务项目库,促进心理项目推广应用。2006年至今,增补基本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精神心理类35项,立项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精神心理类32项,转归精神心理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14项。同时,我市严格执行国家、省新版药品目录,印发实施《广州市医疗保障局 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转发广东省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1年版)的通知》,目录内用治疗精神疾病的药品,已在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及时得到落地使用,保障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就医用药需求。目前,我市对于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相关的治疗项目已按规定纳入我市医保资金支付范围。

  (九)加强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服务工作。目前我市所辖11个区的街道(镇),均已覆盖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全市建立了13家社区精神康复综合服务中心,设立了工疗站,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为社区居住的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康复服务。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和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建立与各区级社区精神康复综合服务中心、各街(镇)工疗站、社工服务站合作机制,积极引导和转介患者接受社区康复服务。同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为居家患者提供服药训练、复发先兆识别、躯体管理训练、生活技能训练等社区康复服务技能指导。此外,市精神卫生中心每年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赴社区康复机构对社区工作人员、精神障碍患者及其家属传授康复知识和技能,提高儿童青少年患者的康复水平、提升患者的社会功能、促进患者尽快融入社会。

  (十)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市教育局正在拟制《广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行动计划(2021-2023)》,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加强心理教师配备和心理辅导室建设,市、区教育局已拟制规划,逐步配齐专职心理教师,推进落实每两周一节的心理课程。实施中小学心理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积极落实专兼职心理教师岗前培训制度,2020年市教育局组织心理教师督导500多人次,部署对全市中小学教师开展心理专业知识培训,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提升教师心理工作意识和能力。

  (十一)加强学校学生心理危机预警能力建设。我市重视学校学生心理危机预防、预警、干预工作。一是推动建立广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危机防控管理领导与协调机制。市教育局与市委宣传部、市卫健委等12部门已建立广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危机防控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市、区教育局和各学校均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市教育局依托广州大学建设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培训)中心,与市委宣传部共同支持建设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在市教研院成立心理中心教研组,在市中小学卫生健康促进中心设立心理健康研究专职岗位,推动各区设立区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纵向建立贯通市、区、校的三级心理咨询与援助体系,横向建立社区辅导站、市中心和医疗机构的联动体系,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危机预防、预警、干预工作。二是市教育局每年春、秋季开学专题部署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工作,集中开展全员心理大排查,2021年春季开学筛查学生154.58万人,准确掌握每名学生的心理状况,对排查出需重点跟踪辅导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或提出转介治疗意见。目前市教育局与市卫健委正研究推进转介机制建设。各学校从2017年起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对学生心理状况进行动态监测和管理。

  (十二)重视精神(心理)疾病防治科技创新工作。近年来,市科技局先后支持开展“儿童孤独症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研究”、“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早期诊断与综合干预研究”、“孤独症早期发育轨迹神经基础研究”、“使用数字化、人工智能技术辅助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精神分裂症精准诊断技术研发与临床示范”、“孕期流感疫苗接种减少子代自闭症发生的实验研究”、“面向早期自闭症辅助诊断的机器人多模态特征识别系统研究”等精神心理卫生相关领域科技研究,累积支持项目近60余项。其中,为了提高儿童青少年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综合防治能力,在2020年重点领域研发计划中资助1000万支持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开展“孤独症谱系障碍早期诊疗技术研究”科研工作,科技助力孤独症等精神心理疾病实现早预防、早识别、早诊断、早干预、早治疗。此外,市科技局还支持暨南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建立广州市精神分裂症临床医学研究与转化中心,通过神经影像学、认知心理学、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等多学科交叉,系统研究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优化防治及康复策略,推动临床医学和神经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大跨度综合交叉,探索形成推进基于精神分裂症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转化相结合、创新诊疗技术研究与基层推广示范相结合的新机制,推进精神障碍疾病和神经影像领域综合实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19年,市卫健委推动一项市级医药重大项目:《广州市学龄期儿童青少年心理与行为障碍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研究》,对全市学龄期儿童青少年开展精神心理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及时掌握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干预工作,以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

  二、下一步继续加强和推进的工作

  根据你们提出的建议,结合我市现有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基础及相关工作经验,接下来拟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持续增加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设置。一是大力推进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建设“国家精神区域医疗中心”,打造与精神卫生区域医疗联合体和区域医疗中心功能相适应的互联网精神专科医疗平台。二是继续推进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设立精神(心理)门诊,特别是基层卫生医疗机构。我市精神卫生资源总体基本满足需要,但是资源配置不均衡,特别是基层精神卫生资源仍不足,限制了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服务可及性。下一步我市重点推进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大幅度提升心理服务能力。鼓励设中医科的医疗机构针对神志病开展诊疗和治未病活动,试点开展中医适宜技术进社区,利用中医药相关技术做好基层精神(心理)疾病防治康复服务。全面落实各区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承担临床技术支撑职能,落实分片包干;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建立双向转诊机制,建立健全精神科医生与社区精防医生的点对点技术支持关系。三是指导各区推动区属公立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建设,满足辖区精神(心理)障碍患者门诊及住院需求。至2022年,黄埔区萝岗红十字会医院(新龙镇中心卫生院)按转制后定级和类别配置标准充实精神科医生、护士配置,南沙区第三人民医院、番禺区第三人民医院按二级精神病专科医院配置标准充实精神科医生、护士配置,通过机构建设扩大编制床位方式解决床位超编现状。四是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精神卫生服务工作。探索支持、引导、培育社会资本建设精神(心理)卫生医疗机构的政策措施,做好对民营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的监管工作,鼓励和支持民营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参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中,发挥社会资本在精神(心理)卫生防治工作中的作用。

  (二)大力发展精神(心理)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一是研究制定精神卫生专业人才保障政策,推动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专科人才培养。继续落实将精神卫生专业作为我市紧缺人才引进的政策,在各类人才计划中,同等条件下对精神卫生人才实行优先支持政策。引导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指定人才培养、引进、招聘的中长期计划,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引进或现有临床医师加注精神科执业范围等方式培养精神科执业医师,尽快补充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不足。进一步推进广州医科大学精神卫生学院在精神医学教学的发展,为本市及全省培养精神卫生人才;鼓励广州医科大学、广州大学等高等院校进一步加强应用心理学等精神卫生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为从事精神卫生工作人员提供进修培训和业务交流机会,强化临床知识技能、心理治疗、精神康复、社会工作和人文社会科学等培训。同时结合精神卫生重点学科建设,培养学科发展骨干人才和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领军人才。二是继续加强市属住培精神科专业基地建设,加大精神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力度,为推进我市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卫生工作提供人才支撑。三进一步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专业能力。按规定配齐专职心理教师,积极开展教师的培训督导,不断提升心理教师的专业能力。加强全体教师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全体教师培训必修内容,进一步提升全体教师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意识和能力。通过组建由高校、医疗机构心理专家、一线心理教师骨干等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团队,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咨询和指导意见。选取优秀心理教研员、教师,组建心理名师工作室,以点带面促进心理教师专业能力提升。

  (三)继续做好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卫生工作。一是继续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进一步落实《健康广州行动(2020-2030年)》中关于心理健康促进行动的相关工作,构建更加全面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提升全市整体心理健康服务水平。以加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儿童青少年精神科的发展为牵引,带动全市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水平的提升。同时,市卫健委将指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提高发现、转介、救治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的能力,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常规,规范诊疗行为,确保医疗质量,保障群众健康权益。二是继续推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信息平台建设。依托广州市精神卫生信息系统、市精神卫生社会化服务系统等现有平台做好儿童青少年社会心理健康监测工作,通过开展心理健康素养调查、早期精神疾病筛查等手段,及早发现儿童青少年心理异常行为的发生,减少因病致残、因病失能的情况,为有需要的学校提供疾病相关识别的技术指导服务,做到儿童青少年心理精神疾病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三是积极推动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医疗服务项目纳入调价评估范围。市医保局将按照国家和省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机制的要求,开展调价评估,符合触发标准的,按程序启动调价工作,及时将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医疗服务项目纳入调价评估范围。四是继续做好儿童青少年心理援助服务。继续加强市教育局与市卫健委及相关医疗专业机构的沟通联动,建强市、区两级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推进学校与市中小学卫生健康促进中心、各级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专业医疗机构建立分类转介机制,为学生家长提供专业意见,共同守护学生心理健康。持续加强对广州市心理援助热线的资金投入和人才队伍建设,继续与12355青少年热线、020-86335333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等建立提供公益服务的心理援助平台,为有需要的学生及家长提供可靠、便捷的公益心理疏导服务。同时,继续做好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建设工作,提升其专业水平和应变能力,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引发的心理危机。五是继续加强对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疾病筛查防治的扶持力度。市科技局将加强对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疾病筛查防治的扶持力度,研究在2022年农业与社会发展科技计划中儿童青少年心理障碍的早期诊断及综合干预的研究方向,加大我市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水平的科技支撑。同时,支持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中山大学等科研院所和特色技术鲜明的心理咨询服务机构及生物检测龙头企业,通过科研创新进一步丰富儿童、青少年等特定人群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障碍的检测防治手段,提高我市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疾病防治的科技水平。

  最后,感谢您和其他代表对我市精神心理卫生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委将会同相关部门继续努力,不断加强我市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卫生专科建设。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1年4月27日

  (联系人:郑云 张莉娜, 联系电话:81075416)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