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 > 建议提案办理工作 > 市人大建议办理结果公开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广州市第十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第20202561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时间:2020-09-18 来源:本网
分享到:

穗卫复案〔2020〕175号


蒋厚泉等10名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试点搭建广州养老“时间银行”的建议》(第20202561号,以下简称《建议》)收悉,我委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办理,通过电话、微信以及面见座谈等形式与领衔代表进行多次沟通,经综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团市委、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民政局及市妇联等会办单位意见,现答复如下:

  作为志愿服务事业和养老服务事业走在全国前列的城市之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志愿服务与养老服务的融合发展,深入贯彻落实《志愿服务条例》,鼓励志愿服务力量参与、推动养老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基本情况

  (一)我市时间银行平台建设情况。

  1.建立公益时间银行2013年12月,我市南沙区即开启“南沙时间银行”社区互助服务项目,以交换时间为核心,把志愿服务与扶贫帮困、助人自助有效结合,促进社区服务可持续进行。2017年,经过实地调研论证,市民政局指导广州市社区服务中心和广州市志愿者协会推进建设集服务发布、时数记录、积分存储、积分捐赠和兑换等功能一体化的广州公益“时间银行”APP及微信小程序(以下简称“平台”),并于2019年6月全面上线。截至目前,平台注册的志愿者达到8.7万名,共有505支志愿者团队、199个社工服务站,志愿服务时数累计48.91万小时,参与志愿者超4.7万人次,服务超182万人次。

  2.建立“志愿时”系统。在长期开展志愿服务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升志愿服务队伍信息化管理水平,团市委建立了“志愿时”系统(以下简称“系统”)。该系统基于志愿者实际服务小时数进行标准换算,科学评价志愿服务社会贡献价值,具备“时间银行”服务时间储蓄、按需支取等核心内容。各级志愿者组织依托该系统实现养老志愿服务招募、培训、交流、研讨等全流程的标准化、信息化,有效加强为老志愿服务管理、调度、激励等。目前全市有80间志愿驿站,注册志愿者约为12万人,常态化上岗志愿者中60岁以上有15325人,约占总数的12.8%。

  (二)“时间银行”为老志愿服务情况。

  1.组织开展形式丰富的“老老互助”服务。公益“时间银行”平台重点关注困境长者,建立完善“群众点单—平台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服务流程,开发“耆望成真”困境老年人微心愿对接功能,由志愿者发掘空巢、独居、孤寡、残疾老人及农村留守老人等需求,根据老年人的愿望清单,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医疗护理、康复保健、辅具租赁等社区居家养老专业帮扶和志愿服务;该功能已于今年7月上线。通过发动广大市民通过参与志愿服务积累“爱心时间”,引导低龄健康长者为高龄、独居等老年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截至目前,通过平台组织近7847人次志愿者为超过8万人次社区长者提供服务。

  2.深入推进养老志愿服务长效发展机制。依托“志愿时”系统,鼓励老年志愿者发挥余热,在志愿驿站中提供交通问询、环卫工关爱、垃圾分类宣传等专项服务;依托羊城志愿服务基金会,为实名注册的老年志愿者购买保险,为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保驾护航。同时,大力开展“妈妈私房菜”志愿服务,发动青年志愿者5000余名深入全市48个社区,开展志愿者送餐448次,定期探访老人2260人次,志愿服务时长约2万小时;开展爱心义剪志愿服务,为500户困境长者开展上门义剪;定期为独居、孤寡、行动不便长者送上爱心餐,并开展心理疏导、屋内清洁等服务。

  3.不断规范社区老年志愿服务项目。通过印发《广州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市基层老年协会2019年社区老年志愿服务项目的通知》,广泛发动基层老年协会参与老年志愿服务项目,评选了涵盖党员服务、扶贫济困、基础服务和社区治理等不同领域的9个项目。以开展“长者学堂”公益讲座为抓手,常态化开展社区老年精神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老年教育内容和形式。2019年,全市共开展“长者学堂”公益讲座22场,向社区长者宣传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和老年健康生活理念。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市老龄办联合相关单位发起志愿服务大行动,为低保、低收、优抚、特困人员供养对象和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对象等60周岁及以上的特殊老年群体派送1000份“八个一”健康爱心助老大礼包。

  (三)我市“时间银行”的组织管理情况

  1.公益时间银行平台探索建立时间储蓄和社会激励回馈机制。一是通过开发“积分兑换”功能,按照1小时服务时间兑换1时间积分的原则累计志愿服务时间积分,在志愿者本人或他人有需要时,使用个人时间积分(不超存储上限)兑换相应的服务或物资,体现平台的互助性、公益性和激励性原则。二是开发“公益行动”功能,实施“积分公益”计划,鼓励志愿者捐赠时间积分,支持开展社区困难长者等困难群体公益项目,实现“二次公益”。

  2.“志愿时”系统建立实施志愿服务认证制度和“在线求助”服务模式。一是按志愿者实际服务小时数进行标准换算,建立以“志愿时”为核心标准的志愿服务认证制度,强化养老志愿者登记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依托系统优化养老志愿者信息化管理模式,全面记录志愿者、志愿服务队伍注册、服务、培训、奖惩等有关信息,形成“志愿者档案”,强化对养老志愿者及各级养老志愿服务队伍的日常管理。二是积极完善“志愿时”系统的“在线求助”功能,建立养老志愿服务需求和志愿者、志愿服务队伍之间的互动响应机制,搭建志愿者服务需求方和供应方的点对点对接平台。

  3.老年志愿服务社会组织稳步发展。我市自1996年起逐步建立完善基层老年协会组织。近年来,从组织建设入手,不断健全组织网络,强化阵地建设,规范协会管理,搭建活动平台,进一步促进基层老年协会的发展。截至2019年12月,全市已建成老年协会1447个。通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市基层老年协会主要在维护老年人权益、参与社会公益事务、组织老年群众参与经济社会建设及开展老年文体活动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同时,加强协会骨干队伍建设,增强老年协会凝聚力,2019年在市社会组织培育基地组织了两场次全市(部分)基层老年协会骨干业务培训,着实提升老年志愿服务队伍工作能力。

  (四)我市“时间银行”的数据质控情况

  广州市政务信息共享平台从2002年开始规划,2006年建成投入使用,现已成为横向联接市级各部门,纵向贯通省、市、区的全市统一政务信息共享交换枢纽和信息资源管理中心。我市将志愿服务时数纳入广州市公共信用信息资源数据库,并志愿服务时作为来穗人员积分入户制的加分项,不断加强“时间银行”志愿服务数据的使用、管理;开发设计“穗好办”时间银行专区,汇聚整合志愿服务的大数据资源,大力推动时间银行与各民生保障服务系统间的数据互联互通。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将加强工作统筹协调,探索实施养老“时间银行”试点项目,进一步推动社会力量参与为老服务,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更加贴合自身需求的志愿服务。

  一是不断完善志愿服务机制体系。根据实际运用,修订公益“时间银行”平台管理制度,优化咨询审核服务,建立动态观察和反馈机制,推动社区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发展。2020年8月26日,推出《广州公益“时间银行”时间积分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规范时间银行的积分获取和使用等内容。

  二是加强为老志愿服务队伍建设。打造为老志愿服务品牌,加强为老志愿服务宣传推广,以志愿驿站、社区志愿服务站等固定阵地为基础,结合文明创建等专题活动,吸引社会各界参与为老志愿服务,切实扩大为老志愿服务队伍的组织网络、志愿服务范围。鼓励和引导基层老年协会合理利用“时间银行”平台,以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为目的,为老年人提供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促进养老互助服务长远发展。

  三是发挥市政务信息共享平台互联互通作用。促进部门间业务系统数据资源汇聚、共享,为实现政府精细化管理和惠民服务提供技术保障和数据支持。借助数字技术打造养老志愿服务岗位供需对接平台。优化为老志愿服务功能,不断完善现有的广州公益“时间银行”和“志愿时”系统,结合老年人实际养老需求,合理匹配志愿服务内容,实现志愿服务需求方与供给者的有效对接。

  四是总结推广“南沙时间银行”经验。鼓励各区结合实际,依托现有的“时间银行”技术支持与运行模式,在辖区内广泛开展“时间银行”志愿服务,重点为有需要的高龄、独居、孤寡等特殊困难老年人派餐送餐、探访陪诊、义剪义修等助老志愿服务,以及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医疗护理、康复保健、辅县租赁等社区居家养老帮扶服务。

  五是结合“南粤家政”羊城行动的实施,推进全市羊城家政基层服务站与养老“时间银行”平台功能互补、服务转介,推动形成家政养老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为居民提供多层次、专业化、可信赖的家政养老服务。

  非常感谢您对我市老龄健康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今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0年9月15日


  (联系人:李明、龙华连,联系电话:62839996、83220620)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