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广州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0192062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邓小建代表:
您在市人大十五届四次会议上提出《加强农村地区慢性病防控,提升我市农村健康素养》收悉,经认真研究,并综合相关区政府的意见,现答复如下:
您的建议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精神,分析了我市农村地区慢性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农村人口的健康素养低、农村常见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农村地区慢性病防控力量薄弱”等问题,提出了“着力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素养、落实农村地区疾控中心人员编制和检验室建设、加大对农村地区慢性病工作经费投入、开展区属大数据信息化系统的研究和应用”等措施建议。我们认为,该分析和建议具体详实,切合实际,为我市农村地区慢性病防控等工作把脉,并提出了很好的措施建议。我委将根据您建议,进一步加强我市农村地区慢性病防控工作,切实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水平。
一、目前工作进展情况
(一)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提升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多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疾病防控工作,建立了以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龙头、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骨架、各级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网底的三级传染病和慢性病防控体系。积极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治策略,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卫生强市为契机,加强防治体系建设,健康支持性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群众健康素养逐步提升。2018年,广州市居民期望寿命为82.28岁(较2017年81.96岁增加了0.32岁),其中农村地区所在区期望寿命较2017年增加0.17-0.75岁。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东工作“四个走在全国前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建设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2018年原市卫生计生委组织开展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专题调查,拟定了进一步建设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行动计划。经市政府同意,印发了《广州市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广州市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的通知》(穗卫〔2018〕7号),不断提高慢性病诊疗体系服务能力和水平。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原市卫生计生委制定了《推动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提升发展实施方案意见》(穗卫基层〔2018〕6号),将农村疾控预防控制和控制体系建设融入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不断完善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提升乡村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加大对农村基层基本公卫服务的投入,2019年我市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标准为65元,对增城、从化区等涉农区给予一定倾斜力度,其中增城区市财政分担60%,从化区市财政分担80%。各相关区不断强化疾控机构能力建设,加大对疾控机构建设投入,加强区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有序推进实验室的优化改造、仪器设备的更新配置,如南沙区财政投入约1亿元新建南沙区疾控中心,该项目于2018年9月动工建设,预计2020年投入使用。
(二)加强农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推进健康村创建工作
近年来,我市依托“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以下简称“行动”)平台,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任务、强化部门协作,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农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取得一定成效。
一是加强组织管理与经费投入,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建设。2016年,我市印发了《广州市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工作规划(2016-2020年)》),明确“十三五”时期“行动”工作目标和部门职责。为推动落实“行动”,卫生行政部门通过市、区两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绩效考核,对农村地区镇卫生院落实健康教育工作进行考评,并将考核结果与财政补助挂钩,促进了健康教育任务的落实。爱卫、教育、安监等部门通过卫生镇村、健康学校、健康企业评审工作,分别对所承担的“行动”工作进行督导考核,体现了多部门分工合作的工作机制。各级政府对“行动”工作投入专项经费,确保“行动”工作有序开展。
二是强化培训,不断提升“行动”队伍人员素质。市“行动”办3年组织了3期广州市农村地区健康教育骨干培训班,培训基层“行动”骨干及健康村负责人约480人次;组织镇卫生院健康教育骨干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专题培训,指导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任务。各区结合工作实际举办各类“行动”骨干培训班,内容涉及“行动”示范镇创建工作、健康村创建工作、基本公共卫生、医疗机构健康教育、学校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传播材料设计、健康教育好讲师等主题。市、区两级2018年累计培训了农村地区健康教育骨干约3000人次。
三是加强多部门合作,全力推进部门合作项目。2016-2018年会同原市农业局、市文广新局重点推动新型农民健康教育课程培训、农村数字电影健康科普促进等多部门合作项目。一是继续做好新型农民健康教育课程培训项目,在全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课程中设置3个学时的健康教育课程,内容涉及慢病、传染病、健康生活方式、应急救助、医疗政策等多方面知识。近3年,全市开展了39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班,培训农民2445人。二是继续推进农村数字电影健康科普促进项目。近3年农村数字电影平台播放全面实施两孩政策、消防安全、禁毒宣传等农民健康类宣传片26078次。此外,拍摄了《健康教育服务》、《糖尿病防治宣传片》宣传片,让农村居民更全面地了解我市健康教育服务政策。
四是稳步推进健康村创建工作。一是营造宣传氛围,加强行为干预力度。近3年,市级设计印刷了广州市健康村系列宣传折页46.9万份,覆盖约20万个家庭;制作发放《农民健康知识系列读本之13》《农民健康知识系列读本之13》共29800本;制作6400个“健康资料袋”,发放给约6000个健康村家庭,为全市有行政村的区健康教育所、31个健康村及业务对接的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健康讲座PPT及健康教育墙报》光碟、《健康知识视频》光碟各1套。各区也制作发放了宣传资料和行为干预工具,制作了2630个实用宣传纸巾盒,倡导良好卫生习惯。二是加强评估考核,严把创建质量关。按照工作规程和评价标准,进行自评、区级评审、市健康城市办抽查复核。2016-2018年,全市共申报健康村173个,通过区级评审及市级抽查复核168个,健康村比例达到14.69%。通过开展健康村创建活动,为村民提供健康的环境支持、提供健康相关服务、深化健康促进工作、提高村民获得健康的技能,最终促进村民健康。
(三)落实慢性病综合防控,扎实开展农村慢性病防控工作
一是强化工作部署,不断加大慢性病管理工作力度。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理念,将慢性病综合防治作为民生工程予以重点推进。强化分工协作,构建慢病防治结合工作机制;加强医防融合,促进家庭医生签约的履约;加强信息化建设,做好病例信息收集利用工作;加强三级质控,及时通报落实情况。积极推进各区创建国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我市已成功创建天河区、番禺区、黄埔区(含原萝岗区)三个国家级慢病示范区。抓实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018年增城区代表广东省和广州市迎接国家卫生计委2017年度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估,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项目受到国家专家的好评。加强死因、肿瘤和慢性病监测工作质量,其中肿瘤登记随访工作获得2018年度全国肿瘤登记工作杰出贡献奖。持续推进大肠癌筛查、农村妇女“两癌”筛查工作。
二是加大综合防控,加强农村地区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市和各相关区积极采取多项措施,加强防控干预,有效提升防控水平,扎实做好农村慢性病预防管理工作。加强医防融合,促进家庭医生签约的履约。充分利用新建居民健康档案、老年人体检、居民入户随访、患者就诊等机会,积极开展慢性病普查、农村居民健康检查,农村居民健康教育等,不断完善辖区慢性病患者档案与数据。组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进行慢性病基础知识、干预措施培训,以常见病的防治和中医适宜技术为主要培训内容,达到教会一人、带动一片的效果,切实做好辖区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监管和疾病干预工作。花都区以建设医疗集团成立为契机,成立“基本公共卫生面访处”积极帮带基层卫生单位提高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面对面随访工作;通过推动乡医入编,加大全科培养力度,建立稳定的卫生人才队伍。白云区进一步促进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提升镇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搭建起“权责清晰、管理高效、运行顺畅、考核完善”的农村地区“区属公立医院—镇卫生院—村卫生站”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满足乡村基层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健康服务需求,目前实行镇村一体化管理的有47间,并探索以中心卫生站模式辐射服务周边群众。南沙区以村为单位,建立患者自我管理小组,依托健康沙龙为活动载体,组织患者开展防控知识交流、保健心得体会交流,相互借鉴,相互鼓励,实现患者自助、互助,提升健康生活能力。
三是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基层慢病诊疗技能。市、区积极探索改进培训方式及加大生活方式干预技术的引进和培训,切实提高基层业务水平。2018年完成三轮市级培训,印发《广州市卫生计生委关于举办2018年广州市慢性病综合管理技能提升培训班的通知》,组织专家采取送学上门的形式,为农村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或副主任)、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全科医师、慢病科科长、分管慢病高血压、糖尿病项目的临床医生开展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指南以及社区经典案例、糖尿病防治指南及用药原则、社区高血压糖尿病营养支持技术、身心疾病及医患沟通技巧、社区高血压糖尿病运动指导技术等内容的培训,切实提高基层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管理水平。
四是改善环境卫生,保障农村群众身体健康。原市卫生计生委印发广州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监测工作方案,组织开展农村饮用水卫生现状专项调查及监测,将相关水质监测结果提供给水务部门,督促相关区进行整改,保障农村饮用水水质安全。加强农村户厕改造工作,至2018年底,在全市73.38万户农村家庭中(2015年底基数,公安部门提供),有73.24万户达到卫生厕所标准,卫生户厕普及率为99.80%,有73.06万户达到无害化卫生厕所标准,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99.56%,改善了农村生活条件,保障群众身体健康。
(四)推进信息化建设,促进慢病协同管理
1.我市各区基层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情况。目前广州市11个区均已启动区内统一的基层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其中9个区已完成建设,基本实现医疗系统与公卫系统互联互通,番禺等区通过市、区两级平台实现慢病等数据共享共用与业务协同管理,通过启用市统一建设的区域化应用系统开展医联医共体、分级诊疗、远程医疗等应用,进一步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2.广州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情况。2009年我市启动了广州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汇集数据互联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平台互联全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实现部门间、机构间以“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数据共享与交换。目前,广州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已联通全市11个区、25家省部属医院、全部市属医院、公卫机构及36家区属医院,16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共273家机构,预计年底完成全部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接入,进一步扩大平台覆盖范围。指导各区全面开展区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其中天河、番禺等7个区已完成区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并与市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基于广州市政府信息共享平台,与市工信局、公安局、民政局、人社局、医保局等部门实现了健康医疗数据共享,初步打通了横向和纵向数据共享通道,全市各民生部门信息化服务范围显著扩大,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能力明显提高。整合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及应用系统,借助信息化手段,积极推进家庭医生签约与分级诊疗服务的开展,通过以家庭医生签约为核心的社区首诊服务,实现双向转诊、预约诊疗,基于区域平台建成医联体之间有效对接的远程医疗云平台,推进区域内各医疗机构间诊疗资源的上下贯通。建立了广州市区域诊断中心,支持基层拍片、上级医院诊断,通过基层采集样本、第三方检验机构检验的协同方式开展远程医疗业务,进一步提高基层诊疗水平,加快推进检验检查结果互认,从而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诊、上下联动”的诊疗模式,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3.疾控业务信息系统建设情况。通过市区两级健康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实现了互联网+慢病管理等公共卫生服务,进一步畅通医疗与公共卫生信息的共享互用,减少重复录入,减轻基层医务人员负担,使健康信息服务更普及高效。基于市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基础上,不断推动疾控业务信息系统向集成化整合化方向发展,通过对各疾控业务条线系统的整合应用,实现慢病协同管理,平台将二三级医院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诊断、用药等信息推送至各区平台,再由区平台推送至相应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支撑慢病随访管理等工作。
二、下一步工作设想
根据您的建议,针对目前我市存在的农村人口健康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慢性病防控力量相对薄弱、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接下来将从以下几方面加大力度:
(一)继续依托“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工作平台,发挥各成员你单位的优势,大力开展农村健康教育工作,普及健康知识,加强农村地区慢性病防控,提高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衡等健康科普知识,规范慢性病防治健康科普管理。充分利用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慢性病防治宣传教育,根据不同人群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宣传教育。深入推进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健康中国行广州主题等活动,提升健康教育效果。开展农村地区“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等专项行动,开发推广健康适宜技术和支持工具,增强群众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
(二)加强农村地区慢性病防治机构和队伍能力建设。支持慢性病医疗机构发展,鼓励医疗资源丰富地区的部分二级医院转型为慢性病医疗机构或医养结合机构。二级以上医院要配备专业人员,履行公共卫生职责,做好慢性病防控工作。进一步明确区级疾控中心职责,保障人员及经费投入。加强各区疾控中心标准化建设。改善业务用房条件,提高病原微生物、饮用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等实验室检测能力。加快落实南沙区疾控中心迁建项目建设;推进增城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新建项目立项;调整增加花都区慢性病防治所业务用房面积。各区根据实际情况,明确区级疾控中心职责,合理增加人员编制。并探讨建立绩效激励机制,激发内在活力。提升实验室检测能力,全面提高区级疾控中心实力,着力解决区级疾控中心仪器设备配置不全的问题。
(三)完善保障政策,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向医保部门争取,完善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医保差异化支付政策,推动慢性病防治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按规定对符合条件的患慢性病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等困难群众实施医疗救助。鼓励公益慈善组织将优质资源向贫困地区和农村延伸。
(四)实施早诊早治,推进慢性病健康干预。全面实施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发现高血压患者和高危人群,及时提供干预指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镇卫生院逐步提供血糖血脂检测、口腔预防保健、简易肺功能测定和大便隐血检测等服务。逐步将临床可诊断、治疗有手段、群众可接受、国家能负担的疾病筛检技术列为公共卫生措施。持续推进社区高危人群大肠癌筛查、农村妇女“两癌”筛查。
(五)推动疾控信息化建设,加强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利用。突破区划、部门、行业界限和体制性障碍,实现医疗健康大数据互联互通、融合共享。重点建设完善的数据生态系统,提高数据的开放性和透明性,依托广州市全民健康平台,构建公共卫生子平台。统筹全市疾控业务系统,全面覆盖辖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机构,强化数据交互共享,实现医疗机构之间、公共卫生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大数据应用,提升疾病监测评估和决策管理能力。
最后,感谢您对我市农村慢性病防控工作的关注、关心和支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委将对照20192062号建议中的宝贵意见,认真抓好落实。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19年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