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广州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0192268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您在市人大十五届四次会议上提出《关于加快推进慢性病防治信息系统互通互联的建议》收悉,我委高度重视,经认真研究,并综合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的会办意见,现答复如下:
您在建议中深入分析了我市慢性病防治工作的现状,横向对比了国内一二线城市慢性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建设的情况,指出目前我市慢性病综合防治存在信息互联互通不完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发现率不高、心脑血管事件监测系统形式单一等问题,四点意见具体详实,必将对我市今后提高慢性病综合监测防治水平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我委非常赞同建设全市统一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系统,通过强化数据交换互享,实现医疗机构、公卫机构之间的业务协同,从而强化基层医防融合,提升我市疾病监测评估和决策管理能力。
一、基本情况
(一)统一规划,强化政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体系建设。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全市信息共享,全力打造统一规划、横向整合、纵向联通的市区两级政务服务信息平台。一是统一规划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制定并颁布《广州市政府信息共享管理规定》(政府令〔2012〕第75号)、《广州市区两级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实施方案》(穗政务办〔2017〕61号)、《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政府信息共享管理规定实施细则的通知》(穗府规〔2016〕3号)等文件,并先后于2014年和2017年分别发布《广州市政府信息共享目录》第一版和第二版,将市政府信息共享平台上的信息资源通过数据主题、数据项、提供单位、提供频度、用途以及共享方式、共享范围、时效等内容进行描述,实现全方位共享,各部门可依职能申请获取,结合本部门业务开展再应用。二是加快实施重要政务信息系统市区两级对接。广州市在全国率先建成了政府信息共享平台,现已成为横向联接市级各部门,纵向贯通省、区的全市统一政府信息共享交换枢纽和信息资源管理中心,解决目前区、街道迫切关注的垂直业务系统互联互通等问题,逐步实现市区两级平台对应系统接入的有序实施和规范管理,从信息资源梳理、整合、共享交换等方面为政府部门提供便捷高效的信息服务。
(二)整合数据,着力广州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2012年,我市率先在全国建立“特大型城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通过平台互联全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实现部门间、机构间以“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数据共享与交换。到目前为止,平台已联通全市11个区、25家省部属医院、全部市属医院、公卫机构及36家区属医院,16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共273家机构,预计年底完成全部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接入,进一步扩大平台覆盖范围。一是积极打造横向纵向互联互通。指导各区全面开展区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其中天河、番禺等7个区已完成区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并与市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实现数据互联互通。此外,基于广州市政府信息共享平台,与市工信局、公安局、民政局、人社局、医保局等部门实现了健康医疗数据共享,初步打通了横向和纵向数据共享通道,全市各民生部门信息化服务范围显著扩大,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能力明显提高。二是积极打造一系列区域化服务。目前平台已建立超过2170万份规范化实名电子健康档案,包括面向居民的统一诊疗卡、预约挂号、移动支付、报告实时查询、健康咨询、计免预约等“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面向医疗机构的家庭医生签约、双向转诊、区域诊断中心、远程医疗等分级诊疗应用,面向管理者的智能决策分析、综合监管、科研检索等应用。
(三)层层落实,打造基层卫生信息平台互联互通。一是全市11个区均已启动区内统一的基层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其中9个区已完成建设,基本实现医疗系统与公共卫生系统互联互通,番禺、天河、越秀等发展较好的区通过市、区两级平台实现慢病、妇幼、计免等数据共享共用与业务协同管理,通过启用市统一建设的区域化应用系统开展医联医共体、分级诊疗、远程医疗等应用,进一步提升基层服务能力。二是全市统一建设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预警系统、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管理系统、采供血全过程管理信息系统、广州地区120实时指挥调度系统、卫生监督信息系统等,有效支撑公共卫生业务的开展,提升公卫管理和服务效率。通过市区两级健康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实现了“互联网+慢病管理”、“互联网+预防接种”、“互联网+出生证预约”等公共卫生服务,进一步畅通医疗与公共卫生信息的共享互用,减少重复录入,减轻基层临床医务人员负担,使健康信息服务更普及高效。
(四)优化体系,促进慢性病信息化协调管理。借助信息化手段,整合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及应用系统,不断推动疾控业务信息系统向集成化整合化方向发展,积极推进家庭医生签约和分级诊疗服务的开展。一是基于市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基础上通过对各疾控业务条线系统的整合应用,实现慢病协同管理,平台将二三级医院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诊断、用药等信息推送至各区平台,再由区平台推送至相应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支撑慢病随访管理等工作。每年由市疾控中心对全市的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疾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提出预防干预措施,积极开展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生活方式,降低重大疾病发生的风险。二是通过以家庭医生签约为核心的社区首诊服务,实现双向转诊、预约诊疗,基于区域平台建成医联体之间有效对接的远程医疗云平台,推进区域内各医疗机构间诊疗资源的上下贯通。建立了广州市区域诊断中心,支持基层拍片、上级医院诊断,通过基层采集样本、第三方检验机构检验的协同方式开展远程医疗业务,进一步提高基层诊疗水平,加快推进检验检查结果互认,从而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诊、上下联动”的诊疗模式,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二、下一步措施
慢性病防治信息系统是我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全市信息平台,加强各个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利用,实现医疗机构之间、公共卫生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是提升我市公共卫生大数据应用的重要一步,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一)进一步推动健康广州数据资源互联互通并共享互用。突破区划、部门、行业界限和体制性障碍,实现医疗健康大数据互联互通、融合共享。重点建设完善的数据生态系统,提高数据的开放性和透明性,拓展疾病防控、妇幼保健、卫生应急、健康教育、教育培训等信息系统的功能和应用。
(二)进一步推动疾控信息化建设。统筹全市疾控业务系统,全面覆盖辖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机构,强化数据交互共享,实现医疗机构之间、公共卫生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大数据应用,提升疾病监测评估和决策管理能力。
(三)进一步推动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效果提升。推进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实现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机构之间的检验检查信息互联共享、调阅提醒和综合监管应用。进一步推动疾控信息化建设,依托广州市全民健康平台,构建公共卫生子平台,全面覆盖辖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机构。强化数据交互共享和应用。
(四)进一步推动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明确提出以区为主导,按照网格化布局要求,为全体居民提供全人口、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实现公共卫生、疾病预防、疾病诊疗和康复护理服务一体化。通过进一步明确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社区,大幅降低医疗费用,吸引大量群众就近诊疗,提早发现疾病,达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目标。指引广州地区各大型三甲医院加快网络医院建设,开展远程会诊等医疗服务,真正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感谢您对我市卫生健康信息平台建设的关注、关心和支持。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19年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