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 谱写健康广州建设新篇章
——在2020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上的报告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 唐小平
同志们:
这次全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和国家、省卫生健康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9年工作,研究部署2020年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思路,动员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奋力拼搏、狠抓落实,推动健康广州再上新台阶,在保障人民健康方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下面,由我作工作报告。
一、2019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情况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坚持“抓党建、促医改、强基层、建高地、保健康”的工作思路,聚焦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精准发力,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医改工作亮点纷呈,基层医改新路径荣获2019年“广东医改十大创新典型”榜首。国家卫生健康委连续两年在我市召开基层医改新闻发布会,在全国推广花都、增城医改经验。“公益一类财政供给,公益二类绩效管理”经验入选中组部《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攻坚克难案例》丛书,并作为全国卫生健康领域唯一典型案例写入全国干部培训教材,同时被写入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编写的《部分省市学习三明医改经验推动“三医”联动改革工作情况汇编》。医疗高地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广东省在广州地区共建1个国家医学中心,1个综合类、6个专科类区域医疗中心。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成功创建市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2019年,预计孕产妇死亡率为7.94/10万,婴儿死亡率为2.46‰,居民平均期望寿命达到82.28岁(2018年末),居全国前列。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政治保障进一步增强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党的各项建设全面过硬。发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的示范引领作用,落实第一议题制度,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带动全系统切实提高政治理论素养,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全面加强,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发挥,为我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障。以主题教育为抓手,各级党组织组织力全面提升。委党组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化组织领导,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积极指导民营医疗机构党组织开展主题教育。领导班子积极发挥表率作用,理论学习更加深入,思想政治基础更加牢固,干事创业更加扎实,为民服务更加到位,清正廉洁本色更加深化,工作成效获得省委巡回指导一组、市委第五巡回指导组的一致肯定。深入推进模范机关创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出台加强广州市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举措,各级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发挥。“头雁”工程稳步推进,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凸显。民营医疗行业党建攻坚行动更加扎实。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监督执纪问责力度不断加强。以党的建设为引领,卫生健康中心工作全面进步。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牢记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转作风提效能,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进一步提振;努力破解医疗卫生发展难题,卫生健康中心工作全面上水平。
(二)精准发力综合施策,与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医疗中心地位进一步巩固
医疗资源布局更加合理。《广州市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2011-2020年)(修订版)》纳入市“多规合一”管理平台,实现医疗卫生专项动态更新。推动调增医疗设施项目投资标准,医疗卫生资源总量持续增长。广州呼吸中心、市八医院新址二期等项目建设稳步推进,花都区中大仁济医院、黄埔区广医附属妇儿医院、市妇儿中心南沙分院和增城分院等项目落地建设。民营医疗机构加速发展。“一主、一副、五分、网络化”的医疗卫生设施总体布局加速形成。医疗高地建设扎实推进。出台《广州市加快医疗高地建设工作方案》,纳入省登峰计划的广医附一、市一医院、市妇儿中心等高水平医院建设按计划推进。重点支持8项高新技术、12项重大技术、50项特色技术,全力打造20个市级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和7个培育专科,开展市属医院临床学术能力评价,引导市属医院提高疑难危重症诊疗水平。加快推进科研与临床成果转化,助力推动广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基层综改不断创新。推行“公益一类财政供给,公益二类绩效管理”,激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在活力。实施广州·伯明翰全科医师(家庭医生)医联体共进计划,越秀、海珠、天河、白云、番禺等区与香港联合医务集团合作培养“金牌家庭医生”,全年培训全科医师130名。扎实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推广农村居民村卫生站门诊“一元钱看病”模式,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在全省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评排名第一。中医药事业加速发展。推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3家市、区中医医院通过三甲中医医院复审,越秀、白云、黄埔、从化4个区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审。建成12家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示范单位,新增2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实现中医药服务全覆盖。实施中医治未病服务体系“1+4”发展规划,治未病服务网络逐步健全。科教人才工作成果丰硕。医学科研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市属医疗卫生机构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136项。强化学科建设,12个市医学重点学科获得省科学进步奖5项,发表SCI论文600多篇。加大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力度,在培学员达2748名。选拔培养5名医学领军人才,71名医学重点、骨干人才。圆满完成省下放的高级职称评审工作。大力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智慧医疗服务成绩可喜。加快推进信息惠民便民服务,“广州健康通”已入驻96家医疗机构,电子健康码在57家医院和6个区推开,并在全省率先实现公共卫生领域应用,群众看病更加方便快捷。信息互联互通取得新突破,广州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已联通包括省部属和军队医院、市属、区属医院在内的288家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在省、市、区三级医疗机构间无障碍调阅;15家市属医院检验检查结果实现互认,医疗服务效率不断提升。积极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和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创新应用,医疗管理更加高效智能,智慧医疗已成为广州城市新名片。
(三)完善机制体制,卫生健康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深化
分级诊疗不断优化。全面推进网格化布局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工作,推广“总额付费、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等运行机制。有序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出个性化服务包600多种,不断满足居民健康需求,基层首诊率稳步提升。公立医院改革持续推进。印发《广州地区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行动方案》,启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探索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医院运行机制和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相互促进的治理机制。市妇儿中心被确定为国家卫生健康委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医院。推动落实“两个允许”,公立医院薪酬制度不断完善。全民医保制度效能更加优化。推动提高城乡居民医保待遇水平,人均财政补助标准超过国家要求,三级医疗机构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进一步提高,大病患者、困难群众医疗负担有效减轻。创新实践“基于大数据按病种分值付费改革”。推动医疗机构接入国家、省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协同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日趋健全。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促进公立医疗机构“全面配备、优先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开展省、市两级基本药物制度综合试点。动态监测药品使用,落实“4+7”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使用和17种国家医保谈判抗癌药配备使用工作,加强短缺药品预警与应对。综合监管卓有成效。印发《广州市改革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实施方案》,监督检查各类机构9.63万间次,打击非法代孕取得突破性进展,破获重大案件8宗。开展打击“城中村”黑诊所、非法行医等专项行动,圆满完成“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查任务,有效维护了医疗行业秩序。“以案促管”扎实推进,查办案件位居全省第一,监管经验在全省卫生健康工作会议上交流。绩效评价机制更加完善。优化考核指标体系,提升绩效评价水平和效率,多维度全面客观评价公立医院管理、运营、发展和绩效情况。整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三项考核为一项综合考核,实实在在为基层减负。
(四)预防为主共建共享,公共卫生多层次多样化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疾病防控和慢病管理协同推进。加大登革热防控工作力度,在东南亚和周边地区登革热疫情高发、输入病例激增的高压态势下,我市始终保持疫情平稳可控。结核病防治指标首次全面达标。艾滋病疫情增长趋缓,成功申报全国第四轮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稳步推进预防接种信息化建设,124家接种点建成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达87.42%。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高血压、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管理率逐年提升,全面落实肿瘤筛查、窝沟封闭、中小学生近视防控等公共卫生项目。卫生应急保障扎实有力。成立市应急医院和紧急医学救援指挥中心,初步形成我市紧急医学救援网络顶层两极支撑体系。市医学观察场所改造项目加快建设,卫生应急队伍规范化建设稳步推进,应急能力进一步增强。广州代表队分获2019年全省公共卫生和紧急医学救援演练总成绩第一名。有效处置重大传染病输入性疫情,做好“12·1”广州大道塌方等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工作。妇幼健康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母婴安康行动项目和农村妇女“两癌”检查扩面提质,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持续加强。继续推广“一站式”婚育服务中心建设,提升优生优育水平。印发《广州市进一步加强儿科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实施方案》,加快解决儿童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短缺和人才不足问题,全市现有300多家医疗机构提供儿科医疗和保健服务。家庭发展与老龄健康服务扎实推进。全面两孩政策稳妥实施,计生家庭利益导向体系日益完善,落实计生奖扶制度。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稳妥推进。老龄健康服务持续优化,建成护理站97家。越秀区及所属3个街道分别入选国家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和示范街道。在国家卫生健康委与世界卫生组织开展的 “医养结合在中国的最佳实践” 合作项目中,我市5例典型经验上榜,占全省一半。职业健康监管不断强化。修订《广州市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意见》,建立职业病防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立市职业卫生质量控制中心和市放射卫生质量控制中心。高标准完成国家下达的8项年度重点专项工作。在全省前三季度职业健康监管工作综合评价中排名第一。爱国卫生和健康教育有声有色。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组织病媒生物防制专项整治,稳步推进农村卫生村镇创建和户厕改造。医疗卫生机构“厕所革命”和垃圾分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持续开展控烟工作。进一步推进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项目,我市获全省健康教育技能竞赛团体第一名,越秀区率先通过健康促进区省级评审。
(五)主动作为,精细化管理,行业管理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医疗服务管理全面加强。推广临床路径“医、护、患”一体化规范化管理。按季度发布《市属医院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形势分析报告》,动态掌握医疗服务与质量状况。开展广州地区院感防控专项整治,保障医疗安全。印发《医疗质量安全核心管理制度汇编》,组织市属医院执业医师、管理岗位全员考核,开展首届院前急救操作技能大赛,促进依法执业,提高基础医疗质量和医疗管理水平。发布《广州市临床用血分析报告》,促进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合理用血、科学用血、安全用血。推进“平安医院”建设,定期总结讲评广州地区医疗机构医疗纠纷信访工作情况,医疗纠纷调解覆盖率达100%,医患关系总体和谐。药事管理工作稳步推进。加大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控。开展二、三级公立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质控检查,提升药事管理水平。参加省“新基药粤健康”临床合理用药技能竞赛获得第一名。审批服务持续优化。着力打造“宽进、快办、便民、公开”的审批服务模式,93个审批事项全部进驻“一门、一窗、一网”,实行标准化管理,大幅压减审批时限。全部行政许可事项纳入“不见面审批”。全年办理各类行政许可及备案事项1.7万多件。“数字政府”建设取得成效。我委被评为广州市2019年度“政务服务先进单位”。依法行政全面落实。大力开展法制教育和培训,干部职工法治意识明显增强。修订完善规章制度,梳理并精简下放行政权力事项,行政依据更加完善。行政复议维持率、行政诉讼胜诉率逐年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不断增强。脱贫攻坚成效显著。我委对口帮扶的清远市太平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组织开展医疗卫生“组团式”帮扶,全年向贵州毕节黔南、新疆疏附、西藏波密等省内外14个市(州、县)派出专家骨干1941人次,接受贵州毕节市住院医师规培学员188人,有力促进了当地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宣传工作主动有效。围绕新医改十周年等中心工作,全年举办新闻发布会4场,在国家级媒体发稿59条,学习强国9篇。委网站和政务新媒体民众关注度、影响面、传播力不断攀升。安全防范保障到位。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安全风险隐患得到及时排查和整改,信访矛盾得到有效化解,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效,全系统没有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和重大信访事件,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营造安全稳定环境。圆满完成广州马拉松、“读懂中国”广州国际会议、亚洲国际美食节等40多个重大活动医疗卫生保障工作。财务、审计、干部保健、对外交流、机要保密、档案管理、政务公开及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取得好成绩。
同志们,过去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民健康事业高度重视,总书记多次对卫生健康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强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作为重要制度全面部署,我国卫生健康领域第一部基础性、综合性法律《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正式落地,《健康中国行动》《健康广东行动》相继发布,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迎来新的里程碑。回顾过去,成绩的取得,最根本是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有各级党委、政府的科学决策和强力推动,有广州地区卫生健康系统干部职工的辛勤付出,有社会各界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市卫生健康委向关心、支持我市卫生健康事业的各级领导、有关单位、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广州地区卫生健康系统干部职工表示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市卫生健康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和深层次矛盾尚未解决,优质医疗资源布局仍不够合理,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实际效果与群众期盼仍有不小差距,“三医”联动改革的协同性还不够,重大疾病风险和健康影响因素威胁长期存在,提高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水平的制度保障还需进一步强化。对此,我们必须把形势看准、把思路理清、把步子迈实、把责任扛起,拿出切实有力措施,认真予以解决。
二、深入贯彻四中全会精神,增强践行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制度保障人民健康的行动自觉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要求必须健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系统阐述了强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的重点任务和工作要求,突出强调了维护人民健康要坚持大卫生大健康发展理念,强调了深化医改是完善卫生健康制度的关键举措,强调了医疗卫生发展的方向和重点是坚持新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强调了完善生育政策的方向和重点是推动实现从“人口红利”向“健康红利”的转变,强调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策略是努力让更多老人享有幸福安康的生活,为今年和今后一段时间加快推进卫生健康制度建设指明了方向。
经过70年的探索实践,我国初步建成包括公共卫生服务制度体系、医疗服务制度体系、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制度体系在内的相对固定的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制度。实践证明,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道路是适合我国国情、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规律的,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推进卫生健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制度建设的分量越来越重。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始终坚持党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全面领导。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对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增强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持续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扎实抓好各项制度的坚持和巩固、完善和发展、遵守和执行。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根本立场。继续完善和发展公共卫生服务制度,落实预防为主工作方针,从源头上解决人民群众“不得病、少得病”问题;继续完善和发展医疗服务制度,加快分级诊疗制度建设,让人民群众“看得上病、看得好病”;继续完善和发展医疗保障制度,让人民群众“看得起病”;继续完善和发展药品供应保障制度,保证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始终坚持卫生健康事业的公益性。既要坚持政府主导,落实领导、保障、管理和监督责任,更要加快推进综合监管制度,坚持问题导向,创新监管方式,坚决从严查处各种侵害群众合法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切实把全行业、全过程管理起来,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的医疗卫生服务。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抓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拓展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中,不能再走过去粗放式发展的老模式,要以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为目标,推动公立医院实现从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提高医疗质量;从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提高服务效率;从投资医院发展建设向扩大分配转变,提高医务人员待遇,逐步建立起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
总之,我们要按照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增强落实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健康促进各项措施的制度刚性,更好地把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工作的效能,努力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走在前列,为健全完善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供更多广州方案和广州经验。
三、2020年卫生健康重点工作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今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总体目标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坚守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初心使命,坚定“抓党建、促医改、强基层、建高地、保健康”的工作思路,以贯彻落实《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为抓手,坚持关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强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持续深化医改,加快构建医疗高地,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健全公共卫生防治体系,大力实施健康广州行动,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为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排头兵打下更加坚实基础。
主要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党的领导,持续增强党组统揽卫生健康工作的执行力
持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强化党的政治建设,落实“两个维护”的制度机制,自觉同党中央要求“对标”,进一步提升“两个维护”的定力和能力。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永恒课题和终身课题常抓不懈。坚持“第一议题”制度,真正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卫生健康系统意识形态工作。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持续加强党建引领。深入推进模范机关建设,各级领导班子做到“三个表率,一个模范”。全面攻坚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实施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举措。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后备梯队建设。发挥委系统先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典型示范作用,建立医护先进典型定期宣讲机制。开展委系统星级党支部和党建品牌评选活动。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严格落实制度执行。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全面落实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强化纪律作风建设,加强对医疗卫生重点岗位的廉政风险防控,筑牢纪律意识和廉洁从业的思想防线。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和督导,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
(二)聚焦群众痛点难点,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稳步推进医联体建设。完善网格化城市医疗集团布局,规范医联体建设和管理。探索推动医疗集团内实行全员岗位管理,统筹使用编制,统一聘用调配人员,人员流动不受编制限制。加快推进专科联盟、远程医疗协作网和医疗健康共同体等形式的医联体建设。落实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完善分级诊疗制度,逐步提高基层首诊率。推广落实基层卫生综合改革经验。继续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不实行收支两条线”“公益一类财政供给,公益二类绩效管理”、人员“统招统管统用”、薪酬“两自主一倾斜”“六个允许”、赋予院长“用人权、做事权、分配权”等政策落地。推广花都“村稳”卫生工作经验,涉农区要全面落实“一元钱看病”模式。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落实全面预算管理、全成本核算与控制等经济运营管理制度,落实“两个允许”薪酬制度改革,推动公立医院实现“三转变、三提高”。确保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出成效,培育一批示范典型。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加强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药事管理工作。及时总结推广基本药物制度综合试点经验,以基本药物和国家组织集中采购药品配备使用为重点,加强药品使用监测,加强重大疾病基本用药临床综合评价,建立健全短缺药品稳价保供机制。协调推进医保制度改革。配合做好按病种分值付费的实施、分析和评估工作,进一步推广医联体医保费用“总额管理、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激励约束机制,协同推进国家医保智能监控示范点建设,积极开展长护险制度试点。改进绩效考核模式。发挥以评促改导向作用,改进工作制度、创新评价方式、完善评价指标、强化信息化支撑,逐步建立动态监测、综合分析、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新模式。全面推进市属区属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推动公立医院加强内部精细化管理,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与核心竞争力。
(三)对标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持续提升医疗中心辐射力
全面推进医疗高地建设。贯彻执行《广州市加快医疗高地建设工作方案》,重点推进临床研究型医院和重点特色医院创建,持续推进临床医学研究所、临床重点专科、重点专病中心和临床高新、重大、特色技术建设。继续支持广医附一、市一医院、市妇儿中心等高水平医院建设工作。统筹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积极争取老年医学、精神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落户广州。持续深化区域交流合作。推进穗港澳医疗卫生合作,办好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卫生健康合作大会,推动广州国际医疗中心建设,鼓励与香港联合医务集团共建工作室,探索建立大湾区卫生应急保障联动机制。积极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共同推动多领域合作,实现“双核联动、比翼双飞”。提高基层综合服务能力。2020年,我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补助经费标准提高到70元。持续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推进基层卫生服务提升工程,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引导群众在家门口看病就医,创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示范区。提升家庭医生团队服务能力,逐步加大个性化服务签约力度,提高履约质量。总结优质服务基层行经验,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推动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标上档。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健康村镇建设,基本实现每个村都有公建的规范化村卫生站目标。大力推进中医药强市建设。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建立中医药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研究推进我市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工作。实施中医重点专科(2020-2022年)和“治未病”服务体系建设。建立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协同治疗攻关机制,逐步形成并推广50个中西医临床协同治疗方案。实施市优秀中医临床人才评选激励机制,推动中医师承、“西学中”等项目实施。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加快广州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扩面提质,力争实现“一网联通”广州地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继续推进电子健康码建设应用,上线更多惠民便民项目。重点推进医疗医保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互用,实现家庭医生签约、双向转诊、慢病管理等应用系统与医保系统对接。加强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运用,以信息化助推医院精细化管理,逐步实现全过程、全方位、全智能监管。
(四)织密筑牢健康屏障,完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
实施健康广州行动。出台并全面实施健康广州行动(2019-2030年)和20个专项行动方案,将行动任务要求融入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中去。各区也要积极谋划,抓紧出台配套文件,统筹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加大健康知识普及宣传力度,加快健康促进区建设,有针对性地实施健康促进与健康干预措施,不断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改革完善疾病防控体系。按照国家指导文件要求,进一步完善各级疾控机构功能定位,健全完善公卫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探索建立保障与激励相结合的运行新机制。做好“十三五”重大疾病防治规划终期评估工作,加强传染病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严防重大疫情发生。特别强调近期要严密做好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工作。持续推进肿瘤筛查、窝沟封闭、中小学生近视防控工作。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进一步加强疫苗接种管理行动方案》。确保2020年省民生实事高质量完成。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发现及管理,推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慢性病防治能力。倡导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推动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持续推进居民健康档案建档、重点人群年度体检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重点慢性病医防融合试点工作,积极推进“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共管,试点开展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示范区建设,开展高危人群患病风险评估和干预指导。强化治未病“1+4”体系建设,重点提高中医慢性病防控、神志病、母婴安康和中西医协作治未病服务能力,逐步推广20项中医治未病工作指引,促进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升级。推进卫生应急体系和能力建设。加强市应急医院和紧急医学救援指挥中心建设,继续推进市医学观察场所改造项目,推动卫生应急指挥平台项目立项建设。加强卫生应急队伍规范化建设,继续加强实战化演训和卫生应急区域合作,完善联防联控机制,不断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的能力。提升“一老一少”照护和妇幼健康服务能力。持续开展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关爱活动,进一步完善人口监测机制,深化人口发展趋势研究,构建支持家庭生育的制度体系和社会环境。出台实施《广州市推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健全管理和监督制度,在各区创建优质服务示范点,鼓励各区积极探索建立公办和民营等多种模式的托育机构,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健康发展,满足不同层次的群众托育需求。出台实施《关于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工作的若干措施》,建立和完善医养融合发展机制,加快“医养护”一体化机构建设,加大服务队伍培训力度,推进医养结合信息综合平台建设和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总结推广社区护理站试点和智慧健康养老试点项目。优化妇幼健康服务,加强危重症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争创一批国家妇女健康特色专科。抓好妇幼健康重大、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落实,推进新一轮母婴安康行动,进一步提高出生缺陷综合防治能力。提升职业健康保护能力。全面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意见》,研究制定职业病防治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加快组建镇街一级职业健康监管队伍,进一步完善职业健康技术支撑体系。加强职业健康宣传教育,抓好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落实“十三五”职业病防治规划和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任务,深化职业卫生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加强医疗机构放射卫生监督检查力度。
(五)多措并举强化管理,加强医疗卫生机构监管
医疗卫生机构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窗口”之一,医疗服务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当前,一些医院管理依然粗放,医疗服务与人民群众要求有较大差距。要着力规范医疗行为。落实国家关于规范医疗服务行为遏制过度医疗检查的指导意见,加强临床检验检查管理,扩大检验检查结果互认范围,尽快实现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接入互认平台。加强抗肿瘤药物、抗菌药物、重点监控药品等临床使用管理,规范高值医用耗材使用。深入开展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全面提升医疗服务管理水平,以改善群众看病就医感受为出发点,继续优化预约诊疗工作,进一步推动临床路径管理,规范诊疗行为。推进公立医院“厕所革命”行动,持续改进群众就医体验。要着力加强医院运营管理。持续开展大型医院巡查。督促指导各级公立医院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推动医院章程制定和实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公立医院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管理水平。根据省的通报,我市仍有45家医院未设置总会计师,这45家医院要抓紧设置。要着力加强综合监督执法。加强综合监管体系建设,稳定卫生监督执法队伍。落实《广州市改革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实施方案》,落实国家关于开展打击欺诈骗保、规范医疗行为专项行动和第二轮综合监管督察工作的部署,加强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督察。持续抓好“以案促管”和“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探索运用“互联网+监管”,试点部署实时监测系统,深化协同监管、大数据监管和信用监管。严厉打击损害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塑造行业清风正气。要着力强化“质量安全是生命线”观念。加大市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建设力度,建立医疗质量安全定期通报和核心信息定期公示制度。完善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对器官移植、血液透析、感染防控、高压氧治疗等重点环节日常监管。压实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感染防控主体责任,重点强化血液透析、新生儿科等重点部位的院感防控。压实医疗卫生机构消防等安全生产责任,全面排查整治风险隐患。加强医疗机构用血管理和血液安全管理。完善院前急救体系。强化医疗废物、污水处置专项治理。
(六)加强统筹谋划和依法行政,整体推进各项卫生健康工作
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开展《广州市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制定未来五年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目标举措。研究制定适应广州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广州市医院建设标准指引》,提升医疗卫生硬件水平。加快广州呼吸中心、市八医院二期工程和市胸科医院、市中医医院等现有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启动市八医院三期和市十二医院新址项目开工建设。持续增加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供给,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向薄弱地区合理布局。落实鼓励社会资本办医的政策措施,培育有条件的民营医疗机构参加医院等级评审,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提供优质医疗服务,进一步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健康服务需求。强化卫生健康科教工作。积极引导和扶持医疗卫生机构以创建一流重点学科和科技创新为突破口,建设研究型机构。开展新一轮广州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评审。加大麻醉、儿科、妇产科、康复、精神等紧缺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力度。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力度,继续实施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学员项目和骨干项目。积极创建国家和省重点实验室,加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管力度,完善医学科研伦理备案工作。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成果,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突出抓好以灭鼠灭蚊为重点的病媒生物防制,持续抓好除“四害”工作。持续实施控烟行动,稳步推进控烟立法、执法、宣传和监测评估工作,努力建设无烟环境。做好医疗卫生机构垃圾分类工作。力争再创建一批国家及省卫生镇、省市卫生村。持续加强新闻宣传和舆情处置工作。旗帜鲜明弘扬正能量,掌握舆论主导权,增强平台传播力。把《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等重要政策法规和健康广州行动等宣传好。及时组织新闻发布,把卫生健康系统的突出成就、先进文化、好人好事宣传好。加强舆情监测,积极主动应对,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维护社会稳定大局。严格落实安全责任要求。坚决执行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求,严格管控安全风险,完善安全保卫措施,坚决打击医闹和伤医事件,维护医务人员尊严和生命安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共建平安医院。继续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与行业治乱有机结合,坚决守住全系统安全生产底线。深化对口扶贫和健康帮扶工作。按照“对方所需、广州所能”原则,持续开展健康扶贫工作,重点开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帮扶,做到“输血”和“造血”并重,医疗与公卫并举,整体提高当地医疗技术水平,按时完成2020年全面脱贫奔小康的健康扶贫任务。强化依法行政。推进卫生健康地方性立法工作,完善行政程序,加强法治建设宣传教育。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做好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进一步压缩机构开办时间,实现审批服务便民化。全面推进“放管服”工作,承接好新一轮省委托和重心下移行政权力事项,推进市级行政权力事项精减。统筹做好财务、审计、干部保健、建议提案、信访维稳、对外交流、12320热线、机要保密、档案管理、政务公开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
新的一年,各项工作任务更加繁重。这里,我再强调几点。一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使命感责任感。要牢记初心使命,切实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做解民忧纾民困的“知心人”,做人民群众健康的“守护人”,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推动我市卫生健康继续走在全国前列。二要有“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克己奉公意识。要着力加强自身建设,坚持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严格按照法规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进一步提高公信力,改进工作作风,努力做到让党委、政府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三要有“今日事今日毕,勿将今事待明日”的执行力。要按照中央、省市既定的时间节点和目标要求,形成详细系统的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一个一个节点推进,一件一件抓好落实。要凝聚合力抓落实,加强组织领导,层层压实责任,把时间向前赶,把短板补扎实,把基础打牢靠,把任务做圆满。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同志们,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开启新征程,扬帆再出发,推动我市卫生健康工作出新出彩,努力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谱写新篇章再创新佳绩!
新春佳节即将到来,最后,祝大家新春愉快、工作顺利、身体健康、阖家幸福!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