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 > 计划总结

广州市卫生计生委2014年工作总结

时间:2015-05-14 来源:本网
分享到:

一、制定实施“1+3文件,医改工作取得新进展制定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意见》以及3个配套文件,逐步解决我市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瓶颈问题,各项医改工作逐渐展开并取得初步成效。

(一)区域医疗联合体试点工作顺利启动。在越秀、海珠、荔湾、番禺、萝岗、南沙、从化等7个区启动区域医疗联合体试点,黄埔区也积极启动医联体试点工作。目前,8个区共组建了15个医联体,荔湾、海珠等中心城区建立以三级医院为龙头的松散型医联体,在医联体内实现检验结果互认;大医院派驻专家在基层医疗机构出诊、查房、带教,社区“上转”病人享受优先预约专家门诊、辅助检查和住院服务萝岗、南沙依托区医院,联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建紧密型医联体,再与三级医院建立双向转诊和技术帮扶关系,推动分级诊疗。

(二)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在强化基本药物配备主导地位的同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照不超过本机构基药目录总数40%的要求配备使用非基本药物,并一律实行零差率销售。33家社会力量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516家村卫生站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白云、萝岗、花都、南沙区实现村卫生站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49间综合医院基本药物使用比例均达到省的有关要求。

()全科医生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委托中山大学培养具有硕士研究生水平的全科医生骨干,委托广州医科大学、暨南大学等开展全科医生学员培训。荔湾区与英国伯明翰大学合作的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基地和全科医生实践基地建设顺利推进。萝岗区达到每万常住人口3名全科医生,经过“5+3规范化培养的全科医生比例超过40%,提前实现市既定目标。

(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面启动。目前,全市有11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3个镇卫生院开展了家庭医生式服务,占我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镇卫生院总数的69.78%,建立服务团队771个,签约家庭85355户,主动为签约居民提供连续、综合、个性化健康责任制管理服务。鼓励和支持养老服务机构通过内设医疗机构或与周边医疗机构合作模式为老年人提供服务,103个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五)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改革试点一年多来,次均门诊费用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业务量和收入水平稳步提高,试点医院总体运行平稳,药品和医药耗材支出比例逐步下降,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比例有所上升,群众看病实际费用小幅下降,改革初见成效。

(六)“智慧卫生、健康广州”工程成效显著。广州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二期)基本完成,49家大型医院、109个基层医疗机构和全部市属公共卫生机构已接入平台。联网医院全面启用统一诊疗卡,系统覆盖全市51家大型医院,广州健康通微信服务号、手机应用APP正式启用,市民可以通过电话、网络和手机终端等5种渠道预约挂号。基层医疗机构和大型医院之间初步实现以健康档案为核心的信息共享。

二、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成效显著

(一)全力以赴战胜登革热疫情。成立登革热防控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和部门协调,确保防、管、治综合防控措施落到实处。落实传染源管理,强化蚊媒密度监测,组织专家开展疫情研判。成立多学科专家组成的重症登革热救治专家组,集中收治重症患者,确保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全市报告本地感染登革热确诊病例37,341例,住院14,048例,其中重症308例,死亡5例,病死率控制在1.34/万的低位,显著低于东南亚10国过去10年登革热28-89/万的死亡率,实现打赢市民健康保卫战的目标。

(二)成功防控埃博拉疫情。成立埃博拉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全力开展防控埃博拉疫情,严防疫情输入和蔓延。成立防控医疗专家组,立足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指定7家埃博拉病例定点收治医院,充分做好防护设施准备,加强人员培训和应急演练。顺利完成广交会、一奖两会、金伯利会议等重大活动的埃博拉疫情防控工作。强化西非疫区来穗人员健康监测。2014年,累计隔离留观排查44人,未发现埃博拉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

(三)有效应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积极发挥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牵头部门作用,及时调整防控策略。启动应急监测,卫生和农业部门共采集监测各类样本17,041份,排查发现本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25例、输入性病例6例,对452名密切接触者实行为期7天的医学观察,对所有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及时进行流行病学和感染源来源调查。H7N9禽流感疫情得到有效防控。

三、全面落实人口目标管理责任制,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人口计生工作,落实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市区联动”开展人口计生目标责任制年终考核201310月至20149月,我市常住人口出生160,753人,出生率11.62‰,自然增长率7.93‰,政策生育率89.03%,户籍人口出生性别比114.84,各项指标均控制在省要求以内。

(一)稳妥推进“单独两孩”政策。积极落实国家、省生育政策调整的决策,迅速组织落实。开辟“绿色通道”,做到快接、快审、快批。2014,全市共24,377对夫妇申请办理单独两孩,其中22,986对夫妇通过审核。

(二)全面落实优生促进项目。开展打击“两非”专项活动,户籍人口出生性别比同比下降,达到国家提出的“十二五”期间将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115之内的目标。婚检、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三大重点病种产前筛查工作落实到位免费为79,631人进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为54,872户家庭开展三大重点病种产前筛查。受理病残儿鉴定申请471份。

(三)坚持政策利益导向,提升计生家庭发展能力。20141-11月发放独生子女奖励20.23万人,发放金额3.051亿元;全市历史遗留问题对象发放3.564万人,发放金额2.625亿元。将达到规定年龄的特扶家庭扶助金标准分别从每人每月300元、270元提高至450元、400元,并把计划生育特扶家庭纳入“银铃安康行动”。开展生育关怀扶助,救助计生困难家庭477户。201419月,全市计生家庭综合保险和独生子女综合保险合计参保户数27.88万户次,同比增长17.9%,赔付金额达2230.39万元。分级实施提升科学育儿水平。多措并举关爱“失独”老人。

(四)基层基础工作与流动人口计生工作取得新成效。强化数据支撑,夯实全市人口统计工作基础。规范社会抚养费征收,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积极采纳代表委员合理建议,简化计生办证流程,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办理时限。有效解决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集体户挂靠人员结婚难生育难问题。将符合条件的常住流动人口纳入免费婚检、孕前优生健康检测范围,人口计生工作均等化水平持续提高。推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区域协作,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专项活动。

四、落实民生实事项目,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一)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顺利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免费为7.6万名农村妇女提供乳腺癌和宫颈癌检查、为5.8万名农村待孕和孕早期妇女提供叶酸、为1153例困难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为15.2万名适龄儿童提供口腔检查和六龄齿窝沟封闭等口腔保健服务,为3万名农村地区符合政策的产妇提供住院分娩补助。

(二)疾病预防控制水平进一步提高落实结核病、艾滋病、严重精神障碍、性病等重大疾病防控措施,慢性病防控得到加强。启动广州市全国艾滋病综合示范区创建工作。推进耐多药结核和学校结核病防控,加强常规传染病免疫规划工作。手足口病、流感、诺如病毒等传染病防控工作成效明显。健康城市和健康教育工作顺利推进。全市精神卫生工作体系逐步完善。

(三)卫生应急能力不断提升完成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隐患排查、整改16宗,全力组织做好“5.6”广州火车站砍人事件“7·15” 301路公交车纵火案等突发事件卫生医疗救援工作。制定和修订卫生应急预案14个,完成重大活动卫生应急保障15宗,开展卫生应急培训演练15期(次)。

(四)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得到强化。全市共出动卫生监督员5.7万多人次,监督检查和巡查各类公共场所和经营单位4万多间次,查处各类卫生违法案件870宗,处理投诉案件1292宗。全市未发生公共场所和饮用水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效地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五)妇幼卫生工作成效明显大力推进母婴安康行动,继续实施基层助产机构产儿科队伍技能培训与产儿科标准化建设。组织实施妇幼健康服务年系列活动完成妇幼信息系统一期项目。2014年,重症孕产妇和儿童救治成功率分别达到99.21%97.6%;户籍孕产妇死亡率7.34/10万、婴儿死亡率3.03‰,持续保持10年来较低水平。

五、科学规划,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制定《广州市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2014-2016年实施方案》,引导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向发展新区延伸。推进市属医疗机构改扩建,市惠爱医院江村院区扩建工程完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住院楼和医技影像楼、市八人民医院新址二期工程等2个项目正在抓紧建设;市一医院整体扩建工程、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中心等6个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推进社会办医,7家民营医疗机构办理执业登记,批准设置民营医疗机构2家。

六、强化根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镇卫生院已覆盖全市所有街(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备更新工作顺利推进,开展三级医院帮扶镇卫生院工作。理顺村医退出机制,完成农村地区4000名已离岗接生员和赤脚医生生活困难补助。南沙区在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区(镇)医院与村卫生站一体化管理。海珠区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广州金域医疗检验中心开展社区检验一体化合作。越秀区白云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床检验实验室通过国际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评审。第三方满意度调查显示,居民对我市社区卫生和镇卫生院服务的总体满意度分别为94.2%97.7%

七、加强医政管理,医疗和中医药服务水平持续提高。深入开展“平安医院”创建工作,大力推动“平价”医疗服务。顺利开展二级综合医院评审工作。出台进一步加强无偿献血工作实施意见,强化临床用血管理,全血与成分血采集量同步增长9.99%12.29%;规划新建18个固定献血屋,完善无偿献血网点建设“120”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救护车调派量同比增长9.07%实施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推进基层医疗机构中医科、中药房标准化建设。各区(县级市)均设置有中医药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市有9家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示范单位、8个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9个全国中医药重点专科和重点专科建设单位。确定25广州市“十二五”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建设项目。

八、科教兴医工作取得新成绩。市属医疗卫生单位327项科研项目获国家、省和市立项;荣获2013年度省科学技术奖8项、市科学技术奖10项。市八医院5家单位获得首批广州市临床医学研究与转化中心试点建设项目认定。实施新一轮广州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12个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取得新成果。协助市科信局完成广州市第二期健康医疗协同创新重大专项申报工作。

    九、行业作风、审计监督、综治维稳等工作不断加强。《广州市传染病防治规定》、《广州市献血管理规定》修订工作顺利推进。依法办理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案件。编制行政职权清单、实施制度廉洁性评估工作顺利完成。开展清理公共服务事项、居民办证事项和规范性文件等专项工作。落实医疗卫生行风“九不准”的要求,完成市属医疗机构行业作风专项整治和医疗收费专项检查并限时整改,严肃查处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的不正之风。开展“医务监督委员会”试点。各项审计监督工作如期完成。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