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广州 无障碍辅助浏览 长者助手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长者易用专区 > 卫健动态

守住三道防线 做好机场疫情防控

信息来源:本网

浏览次数:-

时间:2022-03-17

  白云国际机场是我市防范境外疫情输入、阻断疫情传播扩散的重要阵地。自去年11月27日奥密克戎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关切变异株”以来,我市疫情防控外防输入的压力持续增大。市卫健委与驻白云机场口岸各单位勠力同心,坚守 “门外”“门口”“门内”三道防线,齐心同防,共同做好冬奥会等重要时期的疫情防控工作。截至3月15日,顺利完成阶段性任务,没有发生由机场输入境外病例引起的本土传播。

  一、适应新势态,坚持源头预控不放松

  针对国内外疫情新动态,及时开展风险评估,及时调整重点地区航班数量和来(返)穗人员疫情防控措施,做到疫情监测预警到位。一是指导航司加强对机组人员在境外期间分类分层次分环节做好防护,按照过夜机组、未过夜机组、客运机机组、货运机机组等实施分级差异化闭环管理,严格在境外流程管控,尽最大可能减少在境外被感染的风险。二是指导做好旅客在乘机前的适航性评估,严格执行核酸、抗原检测“双阴”登机政策,做好旅客健康筛查工作,如确有发热旅客、新冠肺炎核酸检测阳性的旅客暂不承运,从源头上减少输入风险。三是指导航司将客舱区域分为清洁区、缓冲区、旅客乘坐区和隔离区,并严格落实防控措施,避免飞机上窗口期感染旅客出现交叉感染。

  二、把握新要求,狠抓点穴布控不遗漏

  根据口岸防控工作需要,在白云机场严格落实“人、物、场、器”同防措施。一是聚焦入境旅客“严”管控。在机场口岸设置医学留观区、急危重人员医疗救治点13个,驻点医护人员工作160多名,及时有序甄别、分流入境人员及紧急救治工作。建立染疫嫌疑人负压救护车转运机制,能第一时间转运至指定留观排查医院。自2020年3月起,市卫健委共派8批次330名医护人员支援广州海关白云机场口岸现场采样、流调,共同守好入境后的第一道关口。二是聚焦入境口岸货物和环境的“密”监测。指导驻机场口岸各单位做好货物和环境监测、消毒效果评价,制定《白云国际机场消毒评价工作指引》。市疾控中心定期做好抽检及督导,据统计,自2020年12月份以来,累计环境采样超过25000处,发现阳性1次;2022年1月份以来开展督导25次,撰写评估报告12份。三是聚焦入境口岸疫情“快”处置。由市疾控中心和驻机场各单位组建机场流调小组,建立值班备勤、应急调度、培训演练等制度,不断提升流调能力,使机场突发核酸检测阳性事件流调工作精准高效、应对指挥更扁平化。自奥密克戎病毒出现后,妥善高效处理8起机场高风险岗位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出现的新冠肺炎核酸检测阳性事件,做到出现疫情第一时间响应处置,没有造成疫情向社区和向外省市外溢。

  三、严守新规范,做到分类管控不虚设

  机场口岸疫情防控防线,通过闭环专车接送、集中居住,从机场飞机舱门口一直延伸到集中居住点、社区家门口。不仅涉及工作人员,还涉及他们同住人员的居家健康管理。一是细化要求,严格分级分类管理。市卫健委充分考虑到各类人员的防感染知识层次不一样,掌握预防感染的知识和技能的程度不一样,对管控政策理解难度大等实际问题,分别制定了《白云机场高风险人员集中居住管理工作指引》、《白云国际机场口岸相关单位中、低风险岗位工作人员管理工作指引》。细化不同岗位的防疫要求,对工作人员实行分级分类严格管理,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工种的特点(如清洁、搬运、装卸、配餐)提出不同职业防护要求,对高风险岗位工作人员严格落实“四件套”。二是强化监督,压实各方责任。制定了《广州市白云国际机场口岸防感染“四人小组”监督管理工作方案》,由市陆空口岸专班组织实施,夯实行业主管部门、驻场单位、作业班组及个人的防感染责任,强化作业班组防感染的督促责任。收集及制作防控不规范警示片,要求反复学习。重点管理高风险岗位人员集中居住隔离场所,定期监测和风险评估。三是优化服务,不断完善“大数据+网格化”防控模式。指导做好高风险岗位人员返回社区的健康管理,实现管理数据闭环——由单位录入高风险岗位工作人员的个人信息,通过“防疫通”及时向社区推送需要管理的人员名单进行管理,所在单位也可及时掌握其在社区的健康情况,实现“实时、精准、高效、闭环”的管理。四是把控监测,落实核酸应检尽检。高风险岗位人员不但工作期间要求控频次监测,回社会后还做好健康监测,更是把同住人员纳入核酸应检尽检、免费检测的范围。形成从口岸入口到社区的防疫全“闭环”,有效阻断因机场口岸入境的人、物带入疫情而波及社区,守护一方平安。

  当前国内外疫情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市卫健委将进一步绷紧外防输入“意识弦”,织密织牢口岸疫情输入“防控网”,落实“从严从紧、精准防控”的各项要求,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行百里半九十,持之以恒做好机场口岸疫情防控工作。